螺内酯依从性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评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螺内酯治疗的依从性,并分析其依从性对PA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2)进一步探讨其他可能影响PA患者螺内酯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收治的接受螺内酯治疗并至少随访1年的PA患者共14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用药史,评估PA患者应用螺内酯治疗的依从性,进一步将坚持螺内酯治疗的患者作为依从组(n=102),停用螺内酯治疗至少6个月的患者作为非依从组(n=43),比较两组的血压、血钾和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等相关指标,以了解螺内酯依从性对PA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随后根据治疗后血压、血钾是否同时达标将依从螺内酯治疗的PA患者分为临床缓解组(n=49)和未缓解组(n=53),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特征性资料和临床、生化资料,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依从螺内酯治疗的PA患者达到临床缓解的相关因素。结果:(1)本研究中的PA患者在接受平均(4.97±2.81)年的药物治疗后,螺内酯依从组的收缩压(130.81±13.98 mmHg versus 138.53±20.89 mmHg,P=0.030)和舒张压(81.97±9.40 mmHg versus88.14±11.61 mmHg,P=0.001)均较非依从组显著降低,血钾水平的改善也较为显著(0.15 versus-0.10,P=0.012)。此外,依从组的MAU检出率也显著低于非依从组(13.73%versus 34.88%,P=0.004)。校正了年龄和性别的多变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依从螺内酯治疗与MAU低检出率之间显著相关(OR=0.319,95%CI:0.135-0.750;P=0.009)。在进一步调整收缩压、舒张压、eGFR、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h尿钾、血清肾素、吸烟史、肥胖史、RAS阻断剂(ACEI或ARB)的使用以及CCB的使用这些混杂因素后,这种相关性仍然显著存在(OR=0.329,95%CI:0.110-0.980;P=0.046)。(2)依从螺内酯治疗的102例PA患者中,血压达标63例(61.77%),血钾达标76例(74.51%),临床缓解(血压、血钾均达标)49例(48.0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得出2个显著影响PA螺内酯治疗后临床缓解的因素:治疗前血浆醛固酮浓度≥20ng/dL(OR=3.612,95%CI:1.400-9.320;P=0.008)和治疗前合并低血钾(OR=3.751,95%CI:1.444-9.746;P=0.007)。结论:(1)螺内酯的依从性不仅对PA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显著,且坚持服用螺内酯与MAU的低检出率显著相关,反映了螺内酯治疗对内皮系统有显著的保护作用。(2)PA患者在治疗前的血浆醛固酮浓度≥20ng/dL或合并低血钾,可能预示着螺内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欠佳。
其他文献
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和光学特性,对水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水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渭河西安段为研究对象,通过DOM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资源形势严峻,建筑成本逐渐增加,各个建筑企业越发重视成本管理,有效解决工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众多建筑管理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
消化性溃疡属于中医脾虚气弱,大量研究表明脾胃虚弱与胃肠粘膜病变有密切关系.
目的了解五华县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处置情况,为狂犬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通过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2年五华县狂犬病暴露人群监测资料进
我国资本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广大中小投资者投资的非理性,金融监管制度不健全,新股发行机制不完善,都是造成我国IPO抑价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文章指出必须采取恰当的措施将I
文章从我国商品质量监管体系的现状展开,揭示了三鹿事件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并进一步阐明完善监管体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