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验对象的自适应模糊算法的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lilinchang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PID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简单、鲁棒性好、可靠性高的特点,因此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PID控制在控制领域仍占据主流地位,但PID控制对于非线性、时变系统的控制效果大部分都不能满足控制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一种性能优于PID控制器,且具有类似PID控制器简单、易于使用特点的新型控制器,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模糊PID控制算法。在详细地介绍了PID控制及其基本的参数自整定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得到广泛应用的PID继电反馈自整定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模糊控制不需要获知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而是基于人类的思维以及生产经验,用语言规则描述控制过程,并根据规则去调整控制参数的特点,提出一种参数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通过对实验对象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模糊PID控制算法与传统的PID算法相比较,使用模糊PID算法的系统控制效果更好,使用模糊PID算法使系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对扰动能更快的做出调整,保证整个系统的平稳运行。最后,使用MCGS组态软件在实验对象上实现模糊PID算法。在实验过程中对液位和温度对象分别使用PID算法和模糊PID算法进行控制,结果表明使用模糊PID算法使系统的过渡时间缩短,最大偏差减小,鲁棒性更好。
其他文献
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技术,具有快速、无损、无残留的特点,极具发展前景。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将其应用于制糖工业的快速实时检测及质量控制,而我国糖厂的产品检测还停留在人
本论文以芭蕉茎叶为原料,采用2%氢氧化钠、2%硫酸和2%盐酸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综合分析了纤维素酶水解芭蕉茎叶的还原糖得率,选出最优的预处理方法;结合红外光谱、X-衍射、扫描电镜分
芬顿(Fenton)技术处理废水具有反应快,易操作、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但目前该技术仍然存在Fenton试剂消耗费用较高,反应后铁泥产量大且处置难的缺点,阻碍Fenton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
Cr(Ⅵ)由于具有致癌作用,而引起人们对皮革中Cr(Ⅵ)的高度关注。研究证明皮革存在的微量Cr(Ⅵ)是在皮革中不饱和油脂氧化的过程中,受协同效应影响,由作为鞣剂的皮革中的Cr(Ⅲ)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