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期,“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风险防范”是“十三五”重要课题之一。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信贷业务具有高回报、高风险的特点,尤其开展矿业权抵押贷款业务,金融机构将会面临更大的风险,所以,抵押权实现的风险管控是银行目前开展矿业权抵押业务面临的严峻问题。一方面,矿业权蕴含价值较高,矿业权抵押贷款能使银行获得高收益,也能满足矿业权投资者的资金需求,实现“双赢”;另一方面,矿业权抵押担保的实现面临诸多法律风险,直接影响银行经营业绩和资本损益,因此,完善矿业权抵押担保实现制度对银行意义重大。去年以来,煤炭钢铁等矿产行业亏损很多,矿业权不良贷款率很高。市场不景气,矿产品价格低迷,银行采矿业的不良贷款率逐步提升,矿业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经营环境、融资环境。就我国目前的形式,银行作为债权人的矿业权抵押担保的实现前景不容乐观。法律是风险防范的最好手段,研究矿业权抵押担保实现法律制度,目的是保障金融机构的债权实现,同时也契合“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风险防范”的课题研究。银行矿业权抵押担保实现制度,是指银行在矿业权抵押担保的过程中影响其抵押权实现的各种相关法律制度。在抵押权实现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矿业权抵押担保的实现,主要表现在矿业权部分或全部灭失的风险问题、矿业权评估结果不客观问题、矿业权抵押登记备案效力问题、矿业权抵押执行难问题及其他争议性法律问题等。除一般物权抵押权的实现程序外,法律法规缺少针对矿业权等特殊物权的抵押权实现困难的法律救济。导致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法律制度不完善。本文以煤、钢铁等矿业行业的下滑和金融机构提供抵押贷款抵押权实现难为背景,研究银行矿业权抵押担保实现问题及相关立法完善。首先梳理矿业权抵押法律法规等规定、论述矿业权抵押制度条件和程序等基本内容、矿业权抵押担保实现的基本理论、实现途径及实现风险等;其次,研究国外矿业权抵押制度规制,分析其特点,总结国外经验;再次,在实务操作层面梳理影响银行矿业权抵押担保实现的法律问题,分析原因;最后,总结出银行进行矿业权抵押风险防范的对策和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以期为银行保障债权实现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