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的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背景下,虚拟经济发展迅速,其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规模也越来越大,虚拟经济逐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了不可忽视的地位。2007年3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化成一次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都遭受到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次贷危机使得美国许多金融投资公司破产和倒闭、股市受到重挫,蔓延到美国实体经济,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次级贷款实质上是不良资产的过度证券化,是虚拟资本一种表现形式,次贷危机也可以称作是虚拟经济危机,是世界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日趋一体化和资产过度证券化的结果,是美国虚拟经济离开实体经济过度发展的后果。对于中国来说,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的金融资本所占的国际份额也在显著地提高。尤其是证券市场,仅仅是20多年的时间,已经是亚洲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因此,本人根据在证券行业从业几年的工作经验,亲历了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证券行业冲击,并结合本次世界金融危机,对中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就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环境下以期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虚拟经济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了全球经济虚拟化背景及虚拟经济的运作机制。然后,采用了统计方法描述了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支撑作用,以及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和消极作用。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股市的波动性很大,而实体经济的发展每年是稳步上升的,股票交易额和GDP之间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两者之间在时间前后上没有明显的相互影响关系,关系不密切;从另一个角度,衡量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四个指标和我国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不显著,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不协调的。而美国股票市值和债券市值与GDP和实体资产存量高度相关,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是同步的。最后,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美经济发展的冲击,论证了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源为美国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并给出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