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变得更加频繁,除了货物的进出口贸易外,资金的流动也是各国经济往来的主要活动,外商直接投资是资金全球化流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备受各国欢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因为他们认为外商投资项目不仅能为本国经济发展补充资金,而且它的溢出效应还能为东道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发展中国家对内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出台各种引资的优惠政策。在发展中国家里,我国是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2017年,我国吸引外资量已位居全球第二,农业流入的外商投资额也从2016年的814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9136亿美元,增速达到了1022.674%,2018年FDI[1]再创新高,达到了9549亿美元。这是我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取得的显著成果,也表明了我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猛增反映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和我国农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我国农业还处于现代化初期,技术水平较低,机械化使用率不高。并且随着我国工业、服务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少的劳动力、资金、耕地等基本生产要素分配在农业生产上。面对不断增多的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最佳选择之一。要想FDI溢出效应最大化,东道国的吸收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从获取能力、模仿与转换能力和应用能力三个方面分析吸收能力,并选取了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作为吸收能力。在FDI不断增多,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急需提高的现实情况下,FDI是否能促进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FDI主要是提高影响农业技术还是农业技术效率进而实现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呢?吸收能力是否能助推FDI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程度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究。FDI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和吸收能力在FDI溢出效应过程中的门槛效应是本文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我国FDI发展的实际情况,梳理了FDI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机理,并借鉴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主流方法——DEA-Malmquist指数法来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基本回归实证测算,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成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FDI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作用主要来自农业技术进步。在基本回归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设定了以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三个门槛变量在FDI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过程中都起着积极的门槛作用,并且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在FDI对农业技术进步影响中也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金融发展水平在FDI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过程中也存在门槛效应。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是绪论,它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的方法及目标以及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第3章是我国农业利用FDI的现状分析及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第4章是FDI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机理分析。本章主要从竞争效应、示范效应、人员流动效应、研发收益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来分析FDI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机理,并分析了吸收能力对五个效应作用的机理。第5章是模型的设定及其数据说明。本章主要包括FDI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FDI对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和吸收能力对FDI在农业部门溢出效应的影响这三部分实证模型以及变量的选取、数据来源说明和实证结果分析。第6章是结论及政策建议。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有利于FDI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影响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