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时期企业职工社会保障事业研究——以苏州地区为考察对象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rl111shi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五”时期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本文以苏州地区为考察对象,从劳动保险、劳动保护、生活福利三方面来研究这一时期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事业。中国共产党在吸取过去实施劳动保险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于1951年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并于1953年1月修订实行,条例具体规定了企业职工在养老、疾病、伤残、死亡、生育等方面可享受的劳动保险待遇,劳动保险工作在劳保条例的指导下有效开展起来。为了更好地做到“为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劳动保护工作在党和国家及工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领导下,也有计划地开展起来。针对建国后妇女大量参加生产工作,苏州地区纺织女工又比较多,加上女工特殊的生理因素,党委、工会还加强了对女工的劳动保护。为了改善和丰富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各级政府和工会还开展了一系列改善职工生活福利的工作,按其内容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加强集体福利设施建设;二是积极开展文娱体育活动;三是完善职工生活困难补助制度。 以上各项工作的开展,对减轻职工生活困难,保障职工身体健康,提高职工生产积极性,起到重大的作用,促进了“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
其他文献
中国博物馆历经百年沧桑,尤其近几十年博物馆事业更得到迅猛发展,全国各地的各类博物馆已有几千余座,县级博物馆更是占据了其中的大部分。这些县级博物馆发挥着保护和展示文化与
本文分三个部分探讨大卫·克里斯蒂安的大历史观。  第一部分探讨了大历史观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它最初以创世神话的形式在各人类文明的传统文化中得到表达,从一开始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