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隋唐时期胡俑的考古学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enxiaoyao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特殊时期,它上承秦汉以来的文化传统、下启宋元的大一统局面,博采众长,显示出异彩纷呈的文化特点。到唐代时,社会繁荣昌盛,与外国往来频繁,许多使臣和商人来华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而胡俑正是这种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本文主要通过对黄河中游晋陕豫三省,北朝隋唐时期出土的胡俑数量和类别进行统计研究,来探求此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广度、深度以及交流的具体方式和细节。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在引言部分,对“胡人”这一概念提出界定,指出胡人的内涵随着历史更替在不断扩大。文章第一部分,对墓葬中出土的胡俑、壁画、金银器以及瓷器上的胡人形象进行了数量统计,从中可以看出陕西省出土的胡俑数量最多,河南省次之,山西省最少,反映出一定的地域特点;而三省中均是唐代的胡俑数量最多。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基础,文章主要对这些胡俑进行了考古类型学分析(即对类别和区域的分析),把胡俑分为镇墓类俑、出行仪仗类俑、伎乐类俑、侍从类俑和其它类俑五个大类,每个大类下又细分为若干型和式。从对胡俑的分区来看,首先以都城和陪都为中心的地区,发现胡俑墓葬最多,胡俑种类也多样;其次,城市交通要道处,发现的胡俑以骑马、牵驼类侍从俑和胡商俑为主;最后在乡村地区少见或不见胡人形象。第三部分,通过胡俑来反映中西方文化的交流。首先通过围屏石榻上面的胡人图像、历史文献与墓葬中出土的胡俑进行国别对比分析,国别的扩大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其次,以贸易来体现中西方交流的具体方式,贸易形式有朝贡贸易、民间贸易和互市贸易,贸易的特点由最初的边境贸易转为都城贸易;最后,以服饰来凸显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细节,主要分为鲜卑胡服和西域胡服。文章最后为结语部分,在总结前几章内容的基础上,指出文章的不足。
其他文献
以掺杂聚(3 甲基噻吩)、掺杂聚吡咯或碳纳米管为活性物质,以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为粘结剂,以乙炔黑为添加剂,将它们均匀混合后制成电极材料,再以LiClO4的1,4 丁内酯溶液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电针能有效抑制凋亡调控基因p38及Fas m RNA的表达,并降低MAPK信号通路的表达,从而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同时电针可影响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
目前,有报道称中国的“地下金融”规模近一万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的“地下金融”活动中,浙江的民间借贷很有特色。本次调查样本为富阳、永康、瑞安、温州和台州
1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已婚,2003年1月13日因近2a来体重明显增加到我科进行针灸减肥.查体:一般情况可,血压110/80mHg,心率730次/min,身高170cm,体重79kg,腰围96.5cm.腹围103.5cm,臀围99cm,体重
目的:探讨血糖异常对危重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微量血糖仪对110例危重患儿进行血糖水平监测.结果:110例危重患儿中高血糖49例,占44.54%,死亡11例,病死率22.44%;低血糖23例,
目的:将重症监护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与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0例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
24种项目不宜发展或慎重发展1.太子参供过于求,价格暴跌。2.西红花对土壤要求严格,投资大,产量低,无收购单位。3.罗汉果广西及湖南西南部种植多.其他地区种植难成功。4.吴茱萸不宜在山区种植
我科从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多标本中分离培养出侵袭性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和克柔假丝酵母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患者,女,35岁,2007年6月25日因患狼疮性肾炎(肾
昆明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走过了40余年的风雨历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开创了我省医学高等成人教育的基业,为我院成人教育的发展奠
利用木钙改性技术探索了水工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的发展方向,在工程实践中研制出具有耐久性、工作性、各种力学性能、适用性、体积稳定性和经济合理笥的水工绿色高性能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