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婚介服务研究——以南京为例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u4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的基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历来是中国人的传统家庭价值观念,而通过婚姻建立家庭,则是实现这一价值的主要途径。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各种主客观因素共同造成了当下日益严峻的婚恋择偶压力,亟须婚介提供有效的服务平台和渠道,对各年龄阶段的单身人士婚恋择偶进行有针对性的协调和指导。因此,研究我国的婚介服务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人文价值。  本文以社会学相关理论为思考框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南京市婚介服务为考察点,从三个方面对我国婚介服务进行探析:一是婚介服务的客体,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当代婚介服务对象的基本特征、择偶需求、婚恋择偶观以及对婚介服务的认同度;二是婚介服务的主体,探究从古代媒婆,到现代婚恋介绍人、婚姻介绍所、报纸婚介、电视婚介、网络婚介、以及各种类型的相亲交友会的变迁过程,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三是婚介服务的内容,以南京X婚介所为例,详细阐述我国现代婚介服务过程中所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  研究表明,中国现代婚介服务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婚介服务客体特征显著,符合相关婚姻择偶理论;婚介服务主体多元化并存,运营趋于现代化、规范化;婚介服务内容专业化、系统化。同时也发现,我国婚介服务仍存在管理缺失、诚信危机、价值观混乱、服务不规范、认同度偏低等问题,并从政府、婚介主体、婚介客体等维度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建议,旨在促进我国婚介服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实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的目标。
其他文献
本研究为探索性的定性研究,通过对同人女群体的网络田野调查以及个案深访,在自我认同的理论指导下,力求把握以同人女群体为代表的网络趣缘群体的存在形式和互动特征,试图在认同的
从1968年8月直到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作者纪东一直担任周总理的秘书。所以,本书透露了不少周总理日常生活的细节,再现了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From August 1968 until
近几年,随着校车事故的频发,人们不知不觉的将“罪魁祸首”指向了十年前的撤点并校。当初国家实行撤点并校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稳步提高教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呈持续增长趋势,且流动形式从“单个外出”逐渐转变为“举家迁徙”,从而带来了随迁子女在城市的家庭教育问题。虽然目前从城市教育
1978年12月,中国全面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小企业在此基础上迅速成长。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但另一方
网络的公共性、开放性,使网络成为个人参与社会事务的新平台,也为报纸获取新闻线索提供了渠道.rn沙里淘金--挖掘报道线索rn网上信息海量,记者必须独具慧眼,对简单、有价值、
学位
中国的医患关系成为社会问题是伴随着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市场化过程而发生的。现代的医患关系不断趋于紧张,并且发展迅速。这一社会关系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间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辣条中两种甜味剂(糖精钠和甜蜜素)的含量,所检测的20种样品中两种甜味剂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其次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两种甜味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