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问题不断显现,西安地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敏感脆弱,城市发展对于城市生态建设的影响,以及生态建设对于城市建设的约束限制作用显得特别突出,城市生态建设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大量的生态用地被城市的商业、文体、居住、办公等功能用地所包围甚至占用,使得城市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和生态环境恶化对城市发展的制约性愈显紧迫。本文围绕西北地区大中城市生态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梳理西安城市绿地空间系统中生境的构成要素,依托城市空间格局的土壤、水体、动植物等自然生境要素和道路、构筑物、基础设施等人工生境要素以及绿化空间的构成,以绿地生境单元和尺度划分提炼不同类型的城市生境营造空间单元。其中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总结归纳相关概念的定义及范围界定,通过提出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最终确立城市绿地生境单元划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部分对城市绿地生境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并且分析研究了城市绿地系统及城市生境空间的构成,提出了我国现行绿色空间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生境空间单元构成要素的分析,以及不同尺度下生境空间类型的构成,归纳总结得出城市绿地生境空间单元的构成以及划分研究的角度;第三部分以西安城市生态本底和城市空间格局为研究基础,依据西北地区城市生境单元的特征,分析得出西安城市绿地生境单元的组成以及划分的类型和方法,明确各类绿地在城市中的生态效能及其对城乡环境的作用及价值,最终依据西安城市景观格局提取若干城市绿地生境类型模式。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西北地区大中城市——西安的城市绿地系统及生境空间的构成,划分出12种城市绿地生境类型,并将其归纳提取为6种类型模式。同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以生境类型划分并命名城市全部绿色空间,明确各类绿地在城市中的生态效能及其对城乡环境的作用及价值,达到以城市景观规划的角度重新梳理城市绿色空间的目的,从而最终完成建构西北地区城市绿地生境营造模式基础理论体系的目标。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大中城市绿地—生境营造模式及适应性设计方法研究”(51278410/E080202),“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与方法”(No.51338007)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