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NA在IL1β和IL6的作用下对椎间盘炎大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f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和工作强度的增加,腰痛发病率有增加趋势。腰部是我们人体中发力和运动最多的部位,承上启下,保护腹部内脏及脊柱,为人体脊柱周肌肉提供支持,也是最容易损伤的部位。在门诊接触的病人中有60%患有不同程度的腰痛。引起腰痛的病因有10余种,如劳损性病变:腰肌劳损,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LDH)、椎管狭窄及骨质增生,肿瘤性病变:腰椎肿瘤及椎管肿瘤,免疫性病变:强直性脊柱炎,外伤性病变:腰部骨折、软组织伤等。而在如此诸多腰痛原因中,以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最为特殊。因DLBP其复杂的病因学、不明的发病机理和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是目前现代骨科病研究领域中的热点。电生理研究表明,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神经纤维只存在于椎间盘最外层的纤维环中,而DLBP的病人神经纤维分布于髓核和内层纤维环中。此迹象表明神经纤维的向内生长是DLBP病人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过度表达和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等的过度分泌是DLBP病人发病机制的关键。许多人认为NGF表达异常是在DLBP病人中神经长入的主要诱导因素,而且其炎症性疼痛信号也主要是通过NGF依赖神经元介导。在DLBP病人中,NGF不仅可以诱导神经的长入,还参与炎性痛敏。因此,我们推测IL—1β和IL—6引起的NGF异常表达在DLBP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以上的猜测,我们设定此实验以观察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是否能在炎性因子IL—6和IL—1β存在下对NGF的起干扰作用。目的:通过研究siRNA对在IL—6和IL—1β作用下的NGF是否有干扰作用,以来指导临床上对DLBP的治疗。方法:60只无特异病原体的斯普拉格-杜勒鼠(SD),一半雄性,一半雌性,重约180—240克之间,平均223±12.4克,2.5—3.5个月,平均2.94±0.73个月。(由山东大学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中国注册号SYXK(鲁)2007-0081。)将髓核和纤维环细胞从SD大鼠椎间盘中分离出来,标本取出后立即用冷PBS液冲洗三次,髓核组织切割成片状放入DMEM/F12培养剂中,然后4℃、4000r/min离心,再悬浮后在37℃含5%CO2条件下孵育8小时。在4℃、4000r/min离心后,移除上清液,细胞用PBS洗涤,用0.25%胰蛋白酶和2%1I型胶原酶消化。再一个4℃、4000r/min离心后,除去上清液,细胞再悬浮于在DMEM/F12培养基,然后将再悬浮的细胞进行计数,以确定细胞达104/L。随后的细胞在1×104/L被转移到37℃含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在细胞培养7天后,细胞被转移到无血清培养基中再培养24小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培养于含0.3%胎牛血清的DMEM/F12中培养,实验组加入10nmol/L,20nmol/L,50nmol/L,100nmol/L的IL-1和IL-6p培养48小时。在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达2.5×105/ml的密度后接种于六孔培养板上。按试剂盒的要求,将二乙基焦磷酰胺水和阳离子脂质体(TM2000)进行稀释,然后和神经生长因子siRNA混合,加入培养板(2.5×105/孔)在37℃、5%CO2培养箱混合物孵育10分钟。培养基更换及时,用流式细胞仪评估细胞的转化率。反转录和RT-PCR扩增通过PCR仪自动完成,使用传统系统配对。反应条件:逆转录:7℃15分钟,85℃5秒;扩增:93℃2分钟;93℃15秒,55℃25秒,72℃25秒,共40个周期;72℃10分钟。Ct值(cDNA拷贝数/u1)是指当荧光信号的周期数达到设定阈值时,每个培养板的Ct值与初始的拷贝数的对数线性关系,即较高的初始拷贝数对应较小的Ct值。对于不同样品中的总RNA浓度差异,NGF mRNA的表达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Ct目标基因/Ct参照基因。收集细胞培养基100μL,并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测定NGF水平。在这前后分别用RTQ-PCR监测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用ELISA法监测神经生长因子的浓度。数据均用SPSS17.0软件分析。NGF mRNA表达与NGF水平呈正态分布,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NGF siRNA导入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差异。多组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进行。标准是α=0.05。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培养和操作后,细胞在体外培养成功,通过染色及显微镜观察,我们获得了髓核细胞和纤维环细胞。流式细胞检测仪显示神经生长因子siRNA细胞导入率达99.8%,达到了实验要求的导入率。不同浓度的标准曲线放大后显示出良好的并行性和光滑曲线,表明扩增条件为特异性高的准确性,实验误差在理想的范围内。与阴性对照组相比,NGF在siRNA干扰之前,在10nmol/L,20nmol/L,50nmol/L,100nmol/L的IL-1和IL-6p液中,mRNA的表达分别增加了3.4,3.7,4.7,8倍。而在siRNA干扰后,每一组NGF mRNA的表达较干扰前降低了39.5%,45.5%,45.3%,47.8%(P<0.05)。在siRNA干扰前,在10nmol/L,20nmol/L,50nmol/L,100nmol/L组的IL-1和IL-6β液中,NG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2.9,3.3,4.5,7.4倍;siRNA干扰后,每一组中NGF水平与干扰前相比下降了33.8%,35.4%,43%,54.9%(P<0.05)。NGF含量和mRNA的表达水平在进行神经生长因子siRNA干扰后均显著减少。结论:在椎间盘细胞中,siRNA可抑制NGF对炎性细胞因子IL-1和IL-6β刺激作用的反应,这可为治疗DLBP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同时炎症因子IL-6、IL-1β可以刺激体外培养模型椎间盘细胞NGF的分泌,且其效率具有浓度依赖性。意义:我们探索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将有干扰作用的siRNA导入DLBP病人的椎间盘内,抑制NGF对IL-6和IL-1刺激的反应,进而抑制神经纤维的长入,从神经方面截断痛觉向大脑的传导,成为一种新的方法来治疗DLBP。这是我们此次研究的贡献所在。创新:虽然我们使用传统的方法分离和培养细胞、作相应的结果检测,但我们的创新点是分别有4个浓度组。虽然增加了实验难度,但更接近疾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规律。通过不同的浓度组,能更好地观察在系列条件下相应指标的变化情况,寻找变化趋势及规律。探索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治疗DLBP。不足:然而,这项研究的局限在于体外培养大鼠椎间盘细胞的使用,而对人体内部是否有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同时将siRNA导入人体椎间盘内的临床可行性和伦理性尚需确定。DLBP的确切发病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大多数受影响的患者遭受着长期的慢性损害。椎间盘炎模型的建立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另一方面,本研究只证实了NGF siRNA在治疗DLBP中体外的适用性,更多的调查研究需要在体内进行试验。
其他文献
为了达到减少抗生素使用的目的,同时使用多种策略尤为重要。这些策略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帮助仔猪顺利度过断奶后的第一周?
人们低估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遗传学对动物健康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饲料和抗生素仅是少数能改变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物质。
期刊
<正>(图1)停火当地时间2015年2月15日,乌克兰svitlodarsk,军人在接近当地debaltseve路面上踢足球,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下令部队遵守停火协议。(图2)赛车当地时间2015年2月14日
2001年10月底我被派往上海浦东新区香山中学进行学习、考察,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学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更新观念、拓宽学校艺术教育改革的
"预测-观察-解释"教学策略(Predict-Observe-Explain,即POE)对探查学生理解科学概念、指导探究式教学有重要作用。分析高中"酸雨"课题中二氧化硫性质的教学问题、蕴含的核心
研究背景脊髓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枢神经损伤,其破坏性极强且可引起极为严重的不良后果,是一种致残性疾病,损伤节段及其支配平面以下可出现运动功能与感觉功能障碍,进而可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子宫癌肉瘤是极具侵袭力的恶性肿瘤,占子宫恶性肿瘤的4%.多发于绝经后妇女,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和(或)放疗。化疗导致血糖异常并不少见,酮症酸中毒、昏迷、死亡的病例
作文要经历一个心理过程,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学生的作文心理尽心分析,抓住突破口,作文教学才能有的放矢,从而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水平。有些学生拿到题目,习
长春市由于自身生态环境现状条件和发展经济的原因,在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着重分析长春市环境污染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