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但是我国企业会计却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我国原来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差异较大。这阻碍了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会计制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所以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以使我国的会计准则尽快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经济更快得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2007年1月1日起,新会计准则率先在上市银行中实行。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全面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IAS39—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与《IAS32—金融工具:披露与列报》,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这四项关于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是与银行最相关、对银行业最有影响的,我们称之为新会计准则-金融工具。这4项准则是对原有会计准则很好的补充,填补了原会计准则没有关于金融工具的相关规定的空白。本文研究了新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的主要创新,并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新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的实施对上市银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新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的执行,目前对我国上市银行的影响是很小的。但是,随着金融工具在上市银行中的广泛应用,其对上市银行的影响不可小觑。尤其是公允价值应用于金融衍生工具的计量中,给上市银行带来了经营理念上、制度上和基础工作操作上的多层次变革。所以,怎么样更好的应用新准则,减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尚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应对新准则带来的挑战,为了更好的贯彻新准则,我国上市银行要从三个层面去迎接挑战。一是从银行发展的层面考虑,上市银行要从防范风险方面、经营管理方面、信息披露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二是会计处理层面,要从思想理念、会计人员的专业程度、会计处理程序转换等方面配合新准则的实施;三是金融机构监管层面,金融监管机构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新的监管准则,以控制银行的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贯彻执行新会计准则,才能使我国商业银行有发展成为世界一流银行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