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辽河平原是辽宁省工农业生产中心,工农业产值分别占辽宁省工农业总产值的60%、68%。伴随着经济发展,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对防治地下水污染、合理开发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土地利用规划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地下水环境系统是多个变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开放系统,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参数分布特征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具有异质性,并且表现出随机性、模糊性、灰色性等不确定性类型。地下水脆弱性受各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的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特征。将不确定理论应用到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探究不同地区浅层地下水的不确定性与脆弱性分布特征,可为地下水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科学依据。地下水环境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本文在不确定理论的基础上,以下辽河平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脆弱性与不确定性分析。在DRASTIC模型基础上,结合RS技术与实际土地利用类型状况,建立了 DRASTICL模型。利用ArcGIS中水文分析工具对DEM影像进行子流域划分与数据提取。通过对参数进行不确定性表征,对三角模糊参数设定不同α-截集,在此基础上将随机参数和模糊参数进行蒙特卡罗模拟。将不同α-截集下模拟结果代入二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根据累积分布规律,选取不同百分位,从而得出不同α-截集与不同百分位下地下水脆弱性取值,结合ArcGIS数据可视化表达,得出不同α-截集下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脆弱性分布图,以此辨析下辽河平原地下水不确定性与脆弱性程度。最后运用灵敏度分析辨别各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实际贡献程度。结果表明:(1)二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转化为求含水层对最易受污染的指标特征值的隶属程度,使每一组数值都有其相应的隶属度。用非线性的形式充分反应参数连续性变化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2)下辽河平原地区,人口稠密,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地表景观,同时直接影响着地下水环境。加入土地利用类型参数结果更能反映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脆弱性程度。(3)不同α水平、不同百分位、与不同灵敏度系数三个层次的分析有效处理了参数不确定性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对今后本地区的地下水环境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