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其独具特色的传统巴蜀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四川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因此,旅游景点文本英译在介绍传统文化及吸引国外游客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四川旅游景点文本英译中存在很多缺陷及错误,例如文化概念翻译错误、语言翻译错误等等。国外游客无法完全接受和理解这些旅游景点的英译文本,从而使他们减少乃至失去对四川旅游景点的兴趣。因此四川旅游景点文本英译需要进行学术性研究,以总结出提高旅游景点英译文本质量的方法。本文试图从目的论视角探究四川旅游景点文本英译,总结出有效的翻译策略及方法。目的论最初由弗米尔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目的论将翻译过程视为人类行为之一,在很大程度上重视翻译目的。基于对目的论、旅游景点文本类型以及中英旅游景点文本对比性的研究,作者得出以下结论:1)合理的旅游景点文本英译需遵守目的论的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其中目的原则为目的论的最高原则。其中忠实原则从属于连贯原则,而连贯原则又从属于目的原则;2)高品质的旅游景点文本英译应尽量避免目前存在于旅游文本英译中的问题,即语言问题、文化问题以及语用问题;3)根据对目的论的研究,作者总结得出在四川旅游景点文本英译时采用两大翻译策略以及五种主要的翻译方法。两大策略指归化与异化,根据译文的目的需要,它们被视为指导四川旅游景点文本英译的总则。五种主要的翻译方法指增译、合并、减译、重构以及音译加注。在一篇旅游景点文本英译中,这五种翻译方法并不是孤立使用,而是交替运用的,从而使目标文本得到恰当的诠释。得益于对目的论的深入研究,译者们在今后的翻译实践中能使用更合适的翻译方法。毫无疑问,通过本文的研究,文中出现的现阶段四川旅游景点英译文本中的问题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且能实现基于文化和信息角度提高四川旅游景点文本英译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