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针结合推拿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WOMAC评分以及血清IL-1、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穴位埋针结合推拿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方法:选取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于2016年02月至2018年0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针结合推拿治疗(穴位埋针:每日1次,每次留针8小时,1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推拿:每日1次,每次15分钟,1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先进行推拿治疗,再施以穴位埋针):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局部涂擦结合推拿治疗(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每日3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推拿:同治疗组;先进行推拿,再进行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擦)。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WOMAC评分以及血清IL-1、TNF-α水平变化,最后对所有数据进行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在治疗开始前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BMI指数、膝关节炎临床分期)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VAS评分、WOMAC评分: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VAS评分、WOMAC评分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VAS评分、WOMAC评分经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WOMAC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血清IL-1、TNF-α水平: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IL-1、TNF-α水平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血清IL-1、TNF-α水平经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IL-1、TNF-α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临床疗效: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4.安全性评价:治疗组所有受试者均未出现晕针、滞针、断针、出血及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患者因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出现膝关节局部皮肤过敏,但经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总体上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重大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均较高。
  结论:1.穴位埋针结合推拿治疗组和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结合推拿对照组均能降低患者的VAS平分和WOMAC评分,但前者降低的幅度更大,说明穴位埋针结合推拿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疼痛及关节功能,且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2.穴位埋针结合推拿治疗组能降低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IL-1和TNF-α水平,说明其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与降低两者水平有关。
  3.穴位埋针结合推拿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副作用低,安全性较高,易被患者接受,值得应用与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益经汤加减对肾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研究,探讨益经汤加减对肾虚型月经过少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子宫内膜厚度及性激素(E2)的作用,增加肾虚型月经过少的治疗方法,扩大益经汤加减的临床运用范围,也为益经汤加减的临床应用推广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收集2017年01月01日至2017年09月30日来自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型月经过少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学位
目的:应用丁氏妇科第十代传人,名中医丁丽仙教授经验方五子调经汤治疗高龄备孕妇女月经过少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是推广和运用名中医治疗高龄备孕妇女月经过少的经验,以期提高高龄备孕妇女的妊娠率。  方法:1.将入选的62例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五子调经汤)和对照组(乌鸡白凤丸),每组31例,分别于月经干净后第三天开始服药,服至月经来潮,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观察各疗程结束后月经量及中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调经助孕膏联合针刺治疗肾虚肝郁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探讨调经助孕膏联合针刺治疗本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在中医“肾主生殖”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补肾疏肝法治疗本疾病,希望能探索中医药促进卵泡发育及卵子排出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提供临床实践依据。  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
目的:本研究是以古方今用为思想,运用柴胡疏肝散合二至丸加减治疗肝郁肾虚型绝经前后诸证,观察其临床疗效、远期疗效及对性激素E2、FSH、LH的敏感性,进行系统分析并为其广泛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从而探索研究出治疗肝郁肾虚型绝经前后诸证的有效方药。  方法:将符合肝郁肾虚型绝经前后诸症,年龄在43-55岁之间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完全随机化)、对照(阳性药物)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
目的:1.对300例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的相关发病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比较全面的了解月经过少的发病因素及致病特点,以便预防和减少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的发生提供相关依据;2.探讨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中医药较规范治疗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提供辨证理论依据,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提高其治疗效果,以更好的指导高龄备孕女性受孕,提高受孕率。  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信息,填入统一
学位
目的: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关系的理论背景,探讨“补肾温阳、祛风散寒”之自拟更年汤对肾阳虚围绝经期模型大鼠卵巢功能改善分子机制。  方法:1、10-12月龄和4月龄SD雌性大鼠共192只,采用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观察动情周期,筛选符合围绝经期模型大鼠。2、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臀部左右交替肌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5mg/(kg·d),连续9天,制备肾阳虚模型大鼠。3、肾阳虚
目的:  本研究运用加味《胶艾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通过观察其临床疗效和黄体萎缩期(排卵后9-10天)子宫动脉血流RI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价,为加味《胶艾汤》在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探索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有效中药方剂。  方法:  将符合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完全随机化)、对照(阳性药物)原则,分为治疗组(加味《胶艾汤》)30例和对照组(定坤丹)30例。治疗组:
目的:观察化痰定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哮喘(痰浊阻肺证)合并肥胖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瘦素(L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西医诊断为哮喘合并肥胖、中医辨证为哮病痰浊阻肺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痰定喘汤。疗程为14天,观察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的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FEV1%、
学位
目的:评价带桡动脉茎突返支的桡骨茎突骨瓣结合Herbert钉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提供有利的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显微创伤骨科住院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27例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患者,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27例患者均采用带桡动脉茎突返支的桡骨茎突骨瓣结合Herbert钉的方式进行治疗
目的:本研究采用援土固胎汤加减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脾肾阳虚型早期先兆流产,观察其综合疗效,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和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以及孕酮(P)水平的变化情况,以探索治疗脾肾阳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为中医古方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脾肾阳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援土固胎汤加减+地屈孕酮片口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