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总的方法。在具体研究方法上,综合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湛江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全面的、深入的考察。依据现代经济发展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湛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判断,旨在为湛江新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及其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是运用理论研究来解决湛江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其基本思路是:首先对发展经济学有关理论进行简单综述。然后,对湛江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和状况进行考察,并从中归纳湛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障碍。最后,对前面的理论分析赋予政策含义。按这样的思路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了如下的安排:本文共分五大部分,在导论部分,说明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模型,主要有发展经济学理论、经济发展的结构理论和区域理论,从而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第三部分,对湛江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首先,介绍了湛江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包括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结构现状、区域布局状况;其次,回顾了湛江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如经济总量的发展变化、经济结构的演变等;第三,与区域内外其它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国际标准进行横向比较,如与广东平均发展水平、发达地区珠江三角洲的比较,以及粤西区域内茂名、阳江等地的比较;最后,从上述分析对湛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判断,指出湛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优、劣势及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第四部分,提出了湛江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在这部分,提出了湛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战略定位以及如何实现战略调整的对策。本部分是全篇的重点,结合湛江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利于湛江经济实现持续、快速、稳定和健康的发展。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并进行讨论。 根据湛江目前所处的经济增长阶段和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湛江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在开放、服务和创新的方针指导下,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摘要力争将湛江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制造中心、南亚热带农业基地、海洋经济强市、同时发挥港口运输物流中心的优势,实现大西南主要出海口的功能。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树立“大港口”意识、发展港口物流业、以及发挥比较优势等。在此过程中逐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后着手进行产业升级,发展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生态产业,提高服务业水平,将湛江建设成为美丽而富饶的粤西和环北部湾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