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同伴互助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beiche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伴互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同伴互助有助于打破学校中教师之间的相互隔绝,形成一种合作型教师文化,使教师获得社会——情感支持,增强职业认同感,激发专业发展动机。然而,从以往研究来看,在小学里教师同伴互助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有效性不强,这个问题促使笔者深入小学进行实证研究,考察教师同伴互助的现状,寻找影响教师同伴互助有效开展的原因。笔者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J小学教师同伴互助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及个人精心撰写的基础上形成了本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先对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再对国内外教师同伴互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最后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是教师同伴互助的理论体系。笔者从内涵、价值、内容、形式、实施和保障这六个方面对教师同伴互助理论做了阐述。第三章是J小学校本教研中教师同伴互助的现状。笔者先对J小学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然后从组织方式、形式、实施和保障这四个方面详细描述了J小学教师同伴互助的现状;最后分析了J小学教师同伴互助的有效性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J小学教师同伴互助的有效性表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效促进了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增强;第二,有效促进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第三,有效促进了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J小学教师同伴互助存在的问题如下:首先,教师同伴互助的对象、内容和形式存在局限性;其次,囿于浅层次的合作,缺乏真正的对话;最后,教师负担过重,同伴互助的时间得不到保证。第四章是影响教师同伴互助有效性的因素分析。从具体的教师同伴互助活动来看,组织方式自上而下,导致教师的互助行为缺乏自主性,部分教师同伴互助活动的实施策略不够合理。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不强,同伴互助素养不足。从学校的角度来看,管理方式集权化,难以激发教师互助的主动性,对教师同伴互助的支持性措施不足,难以保证教师互助的持续性。以上原因造成教师同伴互助的有效性不强。第五章是增强教师同伴互助有效性的几点思考。笔者从具体的教师同伴互助活动、教师和学校这三个角度来提建议。在优化教师同伴互助活动方面,要改进其组织方式,丰富其内容与形式,完善其实施策略。在教师方面,教师要提高同伴互助意识,强化同伴互助技能,做到以下三点:深化对同伴互助的认识,敢于开放自己;学会沟通和观察,提高自身互助能力;明确自身发展需求,主动开展同伴互助。在学校方面,学校要完善支持性措施,为教师同伴互助提供多重保障,首先,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为同伴互助提供时间保障;其次,搭建交流平台,为教师提供情感和培训上的支持;最后,改革教师评价,激发教师的发展意识与合作积极性。
其他文献
本文对国内生活生产类产品VOCs含量限值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中国香港、欧美等发达地区精细化的生活生产类产品VOCs含量限值法规和标准做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并
研制了双相和超级双相不锈钢焊条,通过准确的焊缝合金、焊芯成分及药皮组分的设计,研制出的焊条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性能,焊缝组织具有比例恰当的铁素体和奥氏体含量,两类焊条
《金属加工》创刊60周年,这将是我们大家——读者、编者和作者共同的节日。为铭记一代代金属加工人为中国金属加工行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激励新一代金属加
<正> 一九八二年我写过《流放岭南的元祜党人》一文,论述北宋绍圣、元符以及崇宁年间,先后被作为“元祐奸党”流放岭南的一些历史人物,他们历尽艰苦流离的情景,以及他们在贬
钢筋是现代建筑业必不可少的物料,需求量巨大,市场广阔。钢筋使用前大都需要进行定尺剪切,传统钢筋剪切机剪切精度低,定尺误差超标的钢筋被用于制造预制构件,会影响其内部受
利用农业废弃物作为生物质资源经过高温炭化及活化制备的生物质活性炭吸附剂,已广泛应用于水环境处理等领域。然而,生物质活性炭吸附剂不能从根本上降解污染物,因而在实际应
目的:分析不同发作频率偏头痛患者头痛特征及伴随症状的差异;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fMRI)方法对比不同频率无先兆偏头痛(MWoA)患者之间及偏头痛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大脑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针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拜阿司匹林、苦碟子和吡
目的探讨镇静治疗对危重患者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影响,为预见性防护干预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587例入住ICU患者行插管镇静(125例)、短期镇静(194例)、长期镇静(268例)治疗对
<正>一、楔横轧技术简况1.楔横轧技术的简要历程20世纪50年代,由原捷克国发明了楔横轧轴类零件成形工艺并首先应用于汽车、五金工具等零件的生产,其技术与设备出口英国、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