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我国能源消耗增加,特别是对化石能源的消耗增加,进而导致我国碳排放量不断增加,温室效应增强,进行碳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近年来,山东省依靠其自身资源优势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其背后则是由于大量能源消耗而导致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等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同时,由于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发展阶段等,与全国有共同点,因此,本文以山东省为例,研究山东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预测碳排放的未来变化趋势,不仅对于山东省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其他地区碳减排,为其提供推广、借鉴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山东省碳排放相关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次,通过相关文献梳理,确定采用LMDI模型方法对山东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分析;再次,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对山东省未来碳排放量演变趋势作出预测,最后针对山东省实际情况提出减排政策,将能源消费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山东省碳排放量,为实现美丽山东、绿色发展提供借鉴。文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山东省碳减排面临严峻形势。山东省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高耗能产业(第二产业)拉动,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重煤、重油,不够合理;能源消费总量大、增长率过高。(2)通过LMDI模型对山东省2005-2017年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解,从分解结果来看,经济产出效应、能源消费结构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对山东省碳排放量的整体贡献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能源强度效应对山东省碳排放量的整体贡献起到了负向抑制作用。其中,在对山东省碳排放起促进作用的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是经济产出、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主要起抑制作用的影响因素是能源强度。而经济产出是影响山东省碳排放的最主要影响因素。(3)釆用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对山东省2011-2017年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发现2017年山东省碳排放量达到88857万吨,在此基础上通过灰色Verhulst模型对山东省未来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到2022年,山东省碳排放量将达到92646万吨。通过结论可知,山东省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利用率、能源消费结构和生活消费等,因此,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给出相应措施建议,助力山东省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