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技术的分布式网络异常检测

来源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bl7623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应用经历了从传统的Web、Ftp、Mail等业务为主导到以P2P为主导的变化,同时伴随着网络流量成倍的增大。这些变化加大了网络管理的难度,尤其是对高速流量的实时处理和对采用动态端口的应用层协议识别方面。如何识别出高速网络流量中包含的异常流量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些异常流量可以是网络攻击,诸如Dos、蠕虫病毒等所产生;也可能是网络的配置变更或失效;以及Flash Crowds等等。及时地识别这些异常流量对网络的正常运营有重要意义,但是仅仅依靠SNMP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够的,另一方面,网络流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基于数据包地实时监控变得非常困难。对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流技术的分布式网络异常检测方法。采用分布式结构可以对流量进行负载均衡,同时还可以解决非对称路由等问题。管理的对象不是数据包而是流,流包含了如源、目的IP地址、源、目的端口、流量、传输层协议等等。流由硬件设备以UDP数据包的方式导出,如思科的NetFlow、华为的NetStream等等。在管理端收集流以后,首先进行应用层协议的识别。当前的网络流量P2P占据过半,而P2P又存在私有协议和动态端口的特性,因而流量识别的方法好坏主要取决于对P2P的识别。本文采用的方法是基于流信息的识别,通过对协议进行分类,同一类别的协议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利用这些特征进行识别,然后根据协议类别进行统计得到各类协议的流量时间序列,为异常检测提供支持。传统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流量建立一个可信的范围,超过可信范围的流量可视为异常,这种方法容易实现但误报率很高。另一种识别途径就是利用信号分析的有力工具一小波变换进行处理,它是基于这样一个观察,即在发生异常的地方往往伴随着频率的突变。本文采用的方法是基于协议分类的流量和总体流量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协议统计的方法无疑比仅仅基于总体流量的方法更为有效,尤其是在对DoS的识别上。在进行异常判定的时候采用小波与时间序列预测同自相关相结合的方法,小波从频域上识别,而后者则在时域内进行识别。基于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它考虑到了周期的影响,而基于自相关的方法能对周期内的流量进行有效分析。文中最后给出了基于Darpa1999年数据的实验结果,实验表明,这种异常检测方法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IP组播提供了一种发送方同时发送信息到多个接收方的高效通信机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的组播协议缺乏满足组播应用安全性要求的安全机制,每一台主机都可以通过发送IG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社会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存在巨大的交通出行需求,人们对城市交通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交通运输在质量、时间和安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
规则引擎是一种嵌入在应用程序中的组件,实现了将业务决策从应用程序代码中分离出来,并使用预定义的语义编写业务决策。接收数据输入,解释业务规则,并根据规则做出业务决策。但是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物流规模日趋庞大,物流活动日趋复杂。为了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迫切需要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去实现整个社会物流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共享。   本文针对广东省
入侵检测作为一种主动的保护技术,是目前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从计算机网络或者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分析来发现网络或者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
自然景物的模拟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自然景观中雪景的模拟,可以大大提高虚拟场景的逼真效果。雪花形态的不规则性、运动的无规律性以及雪花受环境因
优化技术在许多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系统控制、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生产调试以及计算机工程等。为了克服传统优化方法的不足,人们提出了智能优化方法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