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与靶器官损伤及预后的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系统了解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的特点和昼夜变化节律,分析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昼夜变化节律与靶器官损伤及预后的关系,并以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为指导,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09年9月入院,脑卒中急性期患者265例,其中,男性174例,女性91例,平均年龄(63.47±12.68)岁。调查工具包括:德国生产的MOBIL-O-GRATH动态血压监测系统、美国神经功能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卒中单元数据系统。对265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入院48小时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入院时和发病三个月后进行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并在入院时进行临床血液学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各项检查、评分结果录入卒中单元数据库系统。对所得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统计学方法包括统计描述、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和X2检验。[结果]1.265名脑卒中急性期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为(139.73±18.84)mmHg,24小时平均舒张压为(83.48±13.12)mmHg。单纯收缩压增高者(SBP≥140mmHg)50例(18.9%),单纯舒张压增高者(DBP≥90mmHg)11例(4.15%),混合型血压增高者(SBP≥140mmHg, DBP≥90mmHg)76例(28.7%)。夜间平均收缩压为(134.88±21.79) mmHg,夜间平均舒张压为(81.14±13.60) mmHg,夜间血压下降率(SBP或DBP下降)>10%(勺型血压)者80例(30%),夜间血压下降率(SBP或DBP下降)≤10%(非勺型血压)者90例(34%),夜间血压下降率(SBP或DBP下降)≤0%(反勺型血压)者95例(36%)。晨起平均收缩压为(141±12.21)mmHg,晨起平均舒张压为(86.19±15.02)mmHg,晨起血压140mmHg且DBP≥90mmHg者88例(33.2%)。单纯脑损伤者88例(33.2%),脑损伤合并心脏损伤者116例(43.8%),脑损伤合并心脏和肾脏损伤者61例(23%)。2.根据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类型(勺型、非勺型、反勺型)分组比较结果:三种血压类型患者的晨起收缩压、夜间脉压、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舒张压变异性及24小时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血压类型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血压类型患者合并靶器官损伤情况和发病三个月后的神经功能改善率、生活质量改善率以及发病三个月后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高血压病史、年龄及靶器官损伤对患者血压影响:合并高血压病史与不合并高血压病史患者晨起血压、24小时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和<60岁患者晨起收缩压、24小时平均脉压、日间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小时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脑损伤组,心、脑损伤组和心、脑、肾损伤组,三组患者夜间脉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晨起血压增高和夜间血压增高是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的特点。2.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患者合并靶器官损伤情况较严重,发病三个月后的预后也较差。3.高血压病史、靶器官损伤和年龄是影响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的因素。提示医护人员在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制定治疗、护理措施时要综合评估患者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史和靶器官损伤的因素。另外,护理人员应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针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特点和昼夜变化节律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
其他文献
2019年底,根据合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部署,长丰县公安局对长丰县下塘镇一处安置房建设工程在招投标过程中有串通投标的违法犯罪线索进行核查.rn经过两个月缜密侦查,该局成功破
期刊
1998年12月,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两名男子窜至绍兴市柯桥区某宾馆意欲盗窃,这两人在偷拿到宾馆客房钥匙后,被宾馆工作人员肖某发现. 双方在争夺钥匙的过
期刊
近日,泾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将一笔35万元的追赃款送到了泾县某民营企业, 实实在在地维护了该企业的合法权益.rn该笔35万元款项是泾县某民营企业一名股东利用职务便利侵占的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