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时期礼乐活动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i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乐活动是人类社会建立后的产物,有一个完整的仪式过程,将儒家社会的核心理念——礼,与人类社会形成最初就已存在的“乐”结合在一起,作为一种政教工具来展现社会文化观念。礼乐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视听娱乐,还有着更加丰富广大的内涵,它涵盖了古代社会对于整个宇宙的认识。自然界各种基本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王朝内部社会结构及政治体系、统治者与平民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在礼乐活动中得到体现。北宋末年,宋徽宗制定了两宋之间规模最为盛大、程序最复杂、影响面最广的礼乐活动。他采用了魏汉津所提出的以指为律的全新乐论,并极有野心地采用了上古礼乐的命名方式将其定名为“大晟”。宋徽宗君臣重新制定了新的乐律,并要求乐工和乐人熟习新乐,严格按照新礼乐的要求演奏。同时,鼓励宫廷外的演出者到中央学习,下令全国世俗宴会都需采用新的礼乐活动形式,采取多种措施极力推广大晟乐,使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之前仅用于帝国最高层的旧礼乐体系。大晟乐凝聚了徽宗所要宣扬的政治理念,他要证明自己能承先贤之志,成为一个威服四方的圣明天子。每一次礼乐活动的举行,都是一场宏大的政治表演,为参与者描绘一幅政通人和、四海升平的虚幻景象。徽宗所创的新礼乐极尽奢华,歌舞升平之后却迎来令人唏嘘的靖康之辱。直到北宋覆灭后,徽宗所制定的大晟乐虽被认为是亡国之音,但它所构建的礼乐仪式仪轨仍然在宋高宗统治时期被沿用,甚至对后世也有所影响。大晟乐的音乐形式与北宋晚期的民间俗乐在演奏手法、曲式结构、风格样式上有一定程度的相似。这种雅俗共存的风格使得大晟乐更能被民众认同接受,也能更快、更好地融合到各种礼乐活动之中,深入臣民的社会生活,帮助徽宗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礼乐活动贯穿了徽宗的一生,作为一种政治表演,为解读徽宗君臣的政治文化和思想观念作了补充注释。北宋末年的大晟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理论和宫廷政治工具,具有非常特别的音乐风格,它属于宫廷的礼乐,有明确的礼仪性,符合儒家传统的礼乐观念,其仪式功能要重于娱乐功能。同时它又是极为特别的,作为一种展现帝王身份的工具,大晟乐从名称、乐律、乐制,都是度身定制的,在此以前,没有一位赵宋王朝的帝王能为礼乐特别命名;也没有一位帝王,为了更好地控制礼乐活动,而专门配备了独立于现有体系外的机构来为其服务。宋徽宗时期的礼乐活动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政治手段。因此,其本身具备了符合音乐规律的音乐属性,同时,也具有政治属性,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依附于传统礼教之下,为统治集团服务。这些无疑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赵宋王朝特殊时期的、特别的礼乐活动,因而作为研究对象,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于我院10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许多行业的在职人员都感到竞争非常激烈,随时都有被新人顶替被辞退的压力,因此他们想要找到一种途径去提高自
随着社会发展建设的脚步加快,人们在日趋关注文化发展的同时,当下青年一代的精神文化成长与其生存的状态也越来越受到了关注。另一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雕塑的发
本研究以高山冰缘植物中的高山离子芥(Chorispora bungeana Fisch et. Mey, Chorispora bungean)作为研究材料,克隆了高山离子芥细胞磷脂酶D基因,通过RT-PCR、Western-blotti
矿物油消泡剂广泛应用于造纸、涂料、纺织、污水处理等水相体系中消泡,其具有优异的自分散性,极高的性价比,使用后不影响产物性能等优点,但矿物油消泡剂也存在消抑泡性能差,
绘本教学是在遵循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且英语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片、故事等,为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从学生疑问、想象力培养、课文背诵和学生
设计了一种智能决策CBR技术的高校网络故障管理系统。通过应用CBR技术模拟人工网络故障解决过程。此外,本研究还设计了网络故障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开发流程,并融合智能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不断成熟和快速发展,三维虚拟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虚拟主播、虚拟购物、虚拟培训、3D游戏和3D电影,有着广阔的应用领域和潜在价值。三维虚拟人脸建模和
考虑地区生产技术异质性前提下,将能源和碳排放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框架,利用共同前沿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考察中国区域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并结合"技术差距比率"衡
<正>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与沈从文是两位不能不提到的人物。郭沫若是名人,沈从文却始终是一位“寂寞”的作家。他们在创作上风格迥异,其内容也大相径庭,但又均是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