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表面蛋白质印迹纳米粒子的新方法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shuda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印迹是通过模板聚合的方法,在合成聚合物材料内产生人工识别“空穴”(位点),以模拟自然界中的分子识别(如抗原-抗体的特异结合)。以蛋白质为模板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在生物分离、生物传感器、疾病诊断及药物释放等领域有望取代昂贵的抗体来选择性识别目标蛋白质,逐步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兴趣。由于其本身的特性,目前蛋白质分子印迹的根本的问题在于:一是蛋白质分子在交联聚合物网络中的传质阻力大;二是不易形成精确的识别位点。所以蛋白质MIP常表现出特异结合容量低、吸附动力学慢以及吸附选择性不令人满意。合成具有高表面积的纳米尺度蛋白质MIP,极利于解决问题一,故相关研究倍受关注,如近年来J.Am.Chem.Soc.上先后报道了沉淀聚合法合成蛋白质或多肽印迹纳米凝胶的研究。   本文提出了一种合成蛋白质印迹纳米粒子的新方法-稀溶液中纳米粒子的表面接枝共聚法,先在载体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可聚合双键,再将其分散到含有模板蛋白质、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预聚合水溶液中进行自组装。采用很稀的单体浓度,可避免引发聚合后反应体系的凝胶化,但在纳米粒子的表面可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形成核-壳结构的表面蛋白质印迹纳米粒子。其优点在于:印迹粒子的其大小和形态主要取决于初始载体粒子:印迹位点分布在较薄的壳层,可接性好;还可以通过载体粒子赋予印迹粒子其它功能(如磁性)。   为初步证明这一方法的可行性,首先通过St(o)ber法合成了SiO2纳米粒子,再通过甲基丙烯酰(3-三甲氧基硅烷)丙酯(MPS)的修饰以在其表面引入可聚合双键(SiO2-MPS)。以SiO2-MPS为载体,以丙烯酰胺和其它两种离子性单体为功能单体,合成了表面印迹溶菌酶的核-壳粒子(Lys-MIP)。水溶液中单体浓度为0.4wt%时,聚合后反应体系无明显凝胶化,且TEM研究显示聚合后的印迹粒子保持载体粒子原有的单分散形貌,不粘连。结合XPS和TG的表征结果,可推断聚合后在载体粒子表面形成了很薄的聚合物层。吸附模板时,印迹粒子显示出非常快的吸附动力学,5 min以内就达到了吸附平衡。选择其它具有不同分子量和等电点的多种蛋白质为参照,与非印迹聚合物(NIP)相比,Lys-MIP对模板蛋白质有明显的选择性。以等电点和分子量都相近的细胞色素c(Cyt c)为参考蛋白质的竞争吸附实验时,Lys-MIP表现出更明显的模板吸附选择性。   我们进一步合成了表面同时含有可聚合双键和羧基的马来酸修饰纳米粒子(SiO2-COOH),并以此为载体合成表面印迹Lys的核一壳结构纳米粒子。TEM和TG研究证实,聚合后Lys-MIP和NIP粒子的表面都形成了聚合物薄层,并可以看到明显的核-壳结构。与前面SiO2-MPS为载体相比,以SiO2-COOH为核得到的印迹纳米粒子对模板蛋白质的特异吸附容量有很大的增加,吸附选择性也有明显的提高。解释如下:聚合前的自组装时SiO2-COOH表面的羧基可从预聚合溶液中富集模板,聚合时表面羧基与功能单体协调构建印迹位点,从而提高了表面印迹位点的数量(密度)和质量(精确性)。
其他文献
设计与合成结构新颖的配合物,并研究它们的独特性质和功能,近年来已成为配位化学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以唑类为端基的配体由于其配位模式的多样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
阴、阳离子在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以及医药科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其快速、高效的检测也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由于点击反应生成的三唑化合物由于环上5位C-H对阴离子氢键作用及3位N原子对金属离子配位作用成为阴、阳离子的优良受体.因此,三唑常被应用于传感分子的设计、合成中,同时鉴于大环受体优良的尺寸匹配效应,相比于非环受体常有好的离子识别灵敏性与选择性.所以本论文通过点击反应合成出了系列大环
本文选择了一种芳香类的季铵盐型两性硫酚配体TabHPF6(Tab=4-(trimethylammonio)benzenethiolate)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合成含此类两性硫酚配体的金属配合物并探讨其物理和化学
学位
利塞膦酸钠作为我国目前正在研究上市的药物,在质量控制方面,尚有工作需要完善,本论文结合某企业的实际研究需要,建立了用于利塞膦酸钠有关物质研究的反相离子对HPLC法,通过对利塞膦酸钠原料药和对照品中有关物质的检查和含量测定,主要有关物质均为主成分的0.14%左右,超过了0.1%的限量,须对该有关物质进行确认。本文结合利塞膦酸钠原料药的生产工艺,对其主要有关物质进行分析确认:(1)通过液相色谱制备条件
双氮杂环配体和双咪唑盐化合物能与过渡金属离子以多种模式配位,生成具有新颖结构的金属大环络合物或穴状络合物,这些金属络合物在主-客体化学、催化化学、材料化学和生物化
学位
许多含吡喃环的有机物都具有重要的生理和药理活性,如降血糖、抗过敏、抗发育不良、抗菌、抗癌,并用于治疗过敏性气管炎等。氧杂蒽类衍生物含有吡喃环结构,是许多天然产物的基本
采用共振拉曼光谱技术、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等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2-巯基嘧啶(2-Mercaptopyrimidine,2-MPM)、4,6-二甲基-2-巯基嘧啶(4,6-Dimethyl-2-Mercaptopyrimidine,DMMP)、4-氨基-2-巯基嘧啶(4-Amino-2-Mercaptopyrimidine,AMP)等巯基取代的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