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实验旨在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整合素β1(integrinβ1,Intβ1)及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of Regnerating Liver-3,PRL-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的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和对照子宫内膜组的表达,通过探讨它们在EMS不同组别的表达的对比,发现他们在EMS发生的作用,进一步探讨EMS的发病机制,为MMP-2,Intβ1及PRL-3在EMS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也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方法: 分别选取EMS30例组织蜡块为异位内膜,20例蜡块为在位内膜组织和20例蜡块为同一时期内因良性病变子宫肌瘤行切除子宫的患者,所取组织为除肌瘤病变外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三个组所有患者半年内均无任何激素或抗EMS药物治疗史。其中异位内膜组记为一组;在位内膜组记为二组;作为对照的正常组记为三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从组织形态学方面检测各组织中MMP-2,Intβ1及PRL-3的表达水平。采用Image Pro6.0专业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 density,MOD)值。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MMP-2在一组与二组和三组相比呈高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而二组与三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Intβ1在一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二组和三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1);二组的表达高于三组,相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 3.PRL-3在一组的表达亦均显著高于二组和三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二组的表达亦高于三组,相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 4.MMP-2在一组内分泌期表达高于增生期,相比较P<0.05,在对照组及在位组内的表达分泌期亦高于增生期,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Intβ1在异位组及在位组表达无规律性变化,在对照组分泌期表达明显比增生期强,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L-3无论增生期分泌期在三组内比较均无周期性变化。 5.在一组内,根据R-AFS分期,MMP-2在Ⅰ~Ⅱ的平均光密度值低于III~IV,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0.05);Intβ1在Ⅰ~Ⅱ的平均光密度值亦低于III~IV期,相比较P=0.048<0.05;PRL-3的表达在Ⅰ~Ⅱ期强于III~IV期,相比较差异有意义(P=0.025<0.05)。 6.在一组及二组比较MMP-2与Intβ1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12,P=0.024<0.05),(r=0.446,P=0.049<0.05),在一组MMP-2与PRL-3表达呈正相关(r=0.382,P=0.037<0.05),在在位组两者表达无相关性(P=0.887>0.05),Intβ1与PRL-3在异位组及在位组均未发现相关性,(P=0.059>0.05,P=0.563>0.05). 结论: 1.各组中一组比二组及三组更高的表达MMP-2,Intβ1及PRL-3,说明这三者均与EMS的发生过程及继发性发展相关,其过表达使异位内膜具有更强的黏附、侵袭,转移能力。 2.Intβ1及MMP-2在正常内膜中受到卵巢激素的调节呈周期性变化,在异位内膜组分泌期MMP-2高表达说明其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Intβ1在异位组增生期分泌期无周期变化说明其正常的生理平衡作用被破坏,而PRL-3三组内增生期分泌期的表达无明显差异。 3.PRL-3作为临床诊断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标志物,通过本实验再次证明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浸润转移有重要作用。 4.MMP-2与Intβ1在R-AFS分期中Ⅰ-Ⅱ期表达低于Ⅲ-IV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分期越高异位组织的侵袭性,黏附性越强,是子宫内膜异位进行性加重的原因之一。PRL-3在Ⅰ-Ⅱ期表达高于Ⅲ-IV期,且差异有意义,说明PRL-3主要在EMS发病早期起作用。 5.Intβ1与MMP-2在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表达呈正相关,MMP-2与PRL-3在异位内膜表达呈正相关,其机制可能为Intβ1与其受体结合使酪氨酸磷酸化从而影响Ras-MAPK通路的信号转导,诱导基因表达的改变,从而启动MMP基因表达,增强MMP-2的表达。PRL-3可作为一个上游信号提高下游ERK1/2、p130CaS、STAT3等的磷酸化水平,开启多条下游信号通路,增强MMP-2的表达,同时诱导血管新生,并促进了MMP-2的表达与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