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2014年至2016年收治的229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病例,旨在分析发生术后胃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为临床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降低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率。方法:搜集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胃肠外科病区收治的229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资料,其中发生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患者共19例,其中男性患者为13人,女性患者为6人,男:女=13:6;患者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61.68岁,将患者分为胃瘫组与非胃瘫组,选取一般情况,术前,术中及术后共19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将围手术期有显著差异的单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总体病例数为229例,PGS发生率:8.29%(19/229)。通过单因素χ2检验结果可得;肥胖,术前营养不良,术前幽口梗阻、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围手术期高血糖(空腹血糖>8mmol/l)、消化道吻合方式(Billroth I式与Billroth II式),术后腹腔并发症,焦虑等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PGS的相关因素;而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术前贫血、术前是否行新辅助化疗、术中是否行腹腔灌注治疗、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或传统开腹手术)、手术时间(是否>3.5h)、手术出血量(是否>400ml)、术后病理分期、术后是否使用镇痛泵等因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幽口梗阻、围手术手术期低蛋白(ALB<30g/l),围手术期高血糖(空腹血糖>8mmol/l)、焦虑为PGS的危险因素(OR>1,P<0.05),Billroth I式吻合方式为PGS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PGS是由多因素造成的,单因素χ2检验表明肥胖、术前营养不良,术前幽门梗阻,围手术期高血糖,围手术期低蛋白,消化道吻合方式,术后并发症、术后焦虑等都与PGS的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存在术前消化道梗阻,围手术期低蛋白,围手术期高血糖,术后焦虑等4个因素为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BillrothⅠ式消化道吻合方式为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保护因素。临床工作中,医务工作者应考虑到PGS的相关危险因素,积极做好危险因素的处理工作,从而做到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有效规避,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术后不必要的痛苦,为PGS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更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