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后时期麻疹疫情反弹原因及流行特征分析

来源 :广东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阐述疫苗后时期麻疹的流行特征。  2.分析疫苗后时期麻疹人群易感性年龄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3.探索疫苗后时期麻疹疫情反弹原因,为完善消除麻疹免疫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通过我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收集东莞市2005~2011年麻疹疫情资料,包括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测信息,描述疫苗后时期麻疹流行特征。  2.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东莞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确定麻疹易感年龄段,并分析疫苗后时期麻疹疫苗激发抗体衰减情况;通过系列病例连续收集东莞厚街医院妇产科一定时间段内分娩母婴血清样本,检测分析母体抗体水平对胎传抗体影响。  3.为论证疫苗接种对人群易感年龄结构模式变化的影响,对东莞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血清样本进行麻疹抗体检测的同时进行了人群风疹抗体水平检测分析,利用我国两种疫苗推广接种时间差,比较分析疫苗对人群易感性年龄分布的影响。  4.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通过从《全国儿童免疫接种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获取深圳市9~24月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信息,根据是否在国家免疫程序规定接种时间1月内完成接种将儿童分为及时与不及时接种两组,评价麻疹疫苗首剂次(First Dose 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1)不及时接种率,并分别随机抽取两组调查对象,电话调查儿童家长/监护人,收集麻疹疫苗不及时接种影响因素。  5.应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双重录入数据并检错,应用SPSS1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主要根据资料的类型采用非参数检验或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研究因素,二分类变量按1、2赋值,对多分类变量进行哑变量处理,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计算各研究因素与麻疹疫苗不及时接种的关联强度(Odds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 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疫苗后时期麻疹流行特征研究:东莞市2005~2011年共报告麻疹病例7923例,死亡病例2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31.57/10万、18.24/10万、32.35/10万、25.64/10万、3.69/10万、1.26/10万和0.75/10万;每年4~7月为高发季节,期间报告病例4646例,占总病例数的58.64%;病例大部分为外省户籍(77.81%);病例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最多(55.02%),其后依次为工人(17.39%)、学生(8.14%);<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1813.28/10万),15~19岁和20~24岁两个年龄段病例数自2009年后显著增加。  2.人群麻疹易感性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麻疹血清学共调查1960名东莞居民(年龄在0~60岁)和315对母婴进行了研究;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3.4%;人群中,可能接种麻疹疫苗的1~29岁年龄组随年龄增长麻疹抗体血清阳性的有一个下降趋势,1~4岁年龄组从98.6%降至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没有接种麻疹疫苗的30~39年龄组和≥40年龄组阳性率接近或>95%;年龄和性别是血清阳性相关的独立因素;孕妇和新生儿阳性率分别为87.0%和84.1%。  3.人群风疹易感性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风疹血清流行病学共调查1017名东莞市居民(年龄在0~60岁),使用ELISA检测血清风疹IgG抗体水平;904名(88.9%)血清风疹抗体阳性;有两个年龄组人群阳性率<90%,分别是20~29岁与≥40岁年龄组;和<20岁人群相比,≥20岁人群的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2%vs.93.7%,x2=28.063,P<0.0001);20~29岁年龄组中女性的阳性率最低,仅有63.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只有性别和年龄与风疹血清抗体阳性有关。  4.儿童首剂麻疹疫苗不及时接种影响因素调查:麻疹疫苗不及时接种研究共调查854名儿童,其中男童458名,女童396名;及时接种者424名,不及时接种者430名;本地户籍儿童占49.5%,非本地户籍儿童占5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男(OR=4.80,95%CI=1.026~2.136)、非本地户籍(OR=4.119,95%CI=2.852~5.949)、父亲是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OR=5.089,95%CI=2.357~10.991)、其他疫苗不及时接种(OR=1.838,95%CI=1.262~2.676)、儿童健康状况不佳(OR=2.045,95%CI=1.310~3.195)、家长对疫苗接种不重视(OR=3.356,95%CI=1.887~5.969)、前往接种门诊交通时间短(与>10分钟相比0分钟~5分钟OR=3.327,95%CI=2.058~5.379;6~10分钟OR=1.786,95%CI=1.118~2.854)、接种门诊等候时间长(与0~5分钟相比,超过20分钟OR=3.015,95%CI=1.824~4.984)是影响深圳市儿童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的危险因素;而母亲是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OR=0.201,95%CI=0.083~0.490)是儿童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的保护因素。  [结论]:  1.东莞市2005~2011年麻疹发病呈先高后低趋势,发病仍属小年龄组人群发病模式,年轻成人病例构成有上升趋势。今后有必要对一些新出现易感年龄段人开展针对性地强化免疫活动。  2.人群麻疹血清学调查中发现年龄和性别是血清阳性相关的独立因素;麻疹疫苗诱发的免疫减弱是年轻人和婴儿血清学易感性增加的主要原因。针对年轻人额外的接种策略,对于消除麻疹是非常重要的。  3.人群风疹血清学调查结果中发现性别和年龄是抗体阳性的影响因素;20~29岁年龄组和≥40岁年龄组人群风疹血清阳性率较低;育龄期妇女是风疹的易感人群,对于易感年轻人应考虑接种风疹疫苗,尤其是在育龄期妇女。  4.儿童麻疹疫苗不及时接种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户籍、儿童健康状况、其他疫苗不及时接种史、父/母亲职业、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态度、前往接种门诊交通时间、门诊等候时间。有必要建立及时接种MCV1的评价标准,并将其纳入国家免疫信息监控系统(National 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SupervisorySystem,NIISS)进行评估,以改善MCV1的及时接种率。
其他文献
本文从网络课件需求分析、教学设计、框面设计、课件评价等方面着重介绍了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点,并结合脚本的撰写、素材的准备、课件的生成以及开发过程应注意的若干问
本文以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JavaScript动态脚本语言为环境,详细探讨了cookie在网络课程开发中存储轻量数据的技术,并以记事板为范例探讨了cookie的使用技巧.
音乐电视(俗称 MTV)从字面上看,我们可以将之简单理解为音乐的电视化,亦即“可视的音乐”。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音乐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
目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脏手术后一个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严重影响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愈后。已有报道瑞芬太尼作为临床常用的麻醉镇痛药在心、脑等器官的缺血-再灌注
本文报道了我们在40Gb/s时分复用(OTDM)光通信系统中进行的偏振模色散(PMD)两阶段自适应补偿实验.实验采用了基于偏振度(DOP)的PMD反馈监测技术,使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作为
背景: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是给公共卫生资源造成沉重负担的疾病。几乎所有MDD患者均有消化道不适的主诉,其中部分患者消化道症状持久而突出,甚至达到罗马Ⅲ
背景和目的:  食管癌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以每年 30 万人次的速度增长,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食管癌在国内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位于第五位,死亡率排名位于
近日,国际著名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D-Link推出DES-1026G以太网交换机,这是一款专为工作组级网络设计的支持千兆铜缆上连的非网管型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它提供24个10/100Mb
期刊
张树林艺术简介张树林,笔名傻妹子,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63年生于湖南,1986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师承著名大师吴冠中。 Zhang Shulin art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