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羊毛资源丰富,是毛纺业大国,每年都有大量羊毛纤维废弃。废弃羊毛中角蛋白含量丰富,纯度相对较高,是一种实用价值很高的角蛋白资源。实现转变的方式就是将废弃羊毛解聚,提取角蛋白并使其再生利用。角蛋白的提取已经有很多文献报道,但是角蛋白提取的分子量分布、分子量大小、提取率的控制不很容易,而这些数值对于角蛋白的应用至关重要。因此角蛋白提取方法的工作还在摸索中,是当前角蛋白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首先,本课题参照还原C法(在还原剂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方法)提取角蛋白的方法,比较焦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分别作为还原剂时羊毛溶解率的高低(有文献介绍焦亚硫酸钠也可用于溶解羊毛)。然后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将化学提取法中的氧化法和还原法结合起来,采用先氧化、再还原的提取方法,探索分子量分布集中和分子量分布在50kDa以上的角蛋白提取新途径。由于实验中测定羊毛溶解率时的误差较大,所以本论文通过做单因素实验探讨不同因素对羊毛溶解率的影响,确定氧化—还原两浴两步法提取角蛋白的工艺条件,以获得较高的羊毛溶解率。然后通过凝胶电泳、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图谱(XRD)和热重分析(TGA)等分析测试技术,对角蛋白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然后,将提取的角蛋白溶液直接用于羊毛防毡缩整理,溶液中的残留的还原剂成分也能起到一定的防缩效果。分析了各种因素(角蛋白溶液用量,时间,温度,pH)对角蛋白提取液在羊毛织物防毡缩效果上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工艺下织物的毡缩率,最终确定防毡缩整理的工艺条件。整理后,发现织物的防毡缩性能得到提高,对整理前、后的织物进行了物理机械性能和白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整理织物的断裂强力几乎没有损失,白度略有上升。同时,为了拓展角蛋白的应用性,将提取出的角蛋白按照一定的方法制得角蛋白生物膜,为了改进角蛋白膜的应用性能,将壳聚糖按不同比例加入角蛋白中,可制得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复合生物膜。然后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图谱(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测试技术,对复合生物膜的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对生物膜进行接触角和强力测试发现,断裂强度随着壳聚糖含量增加而增大,但其亲水性随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