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是先秦时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他生当夏商周三代礼制社会结构已经解体,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起来的战国时期,承担起为大一统封建社会建立绘制蓝图的历史重任。他继承了孔子的道德理想主义,又吸纳了早期法家的现实主义,将二者统一起来,形成了以王霸兼施为核心、以性恶论为前提的治国论,在此基础上,荀子将经济活动纳入其王治思想理论体系之内,辅以隆礼重法之手段,以期达到“裕民”、“富国”“尚贤使能”强国之目的,同时又具体设计和塑造了其王治理想的依存主体——圣王、君子、儒之理想人格,表现出其超越同时代政治思想家的宽阔视野和理论高度。荀子的王治思想具有现实主义倾向,从而使儒家的“内圣外王”之学真正达到了体用兼备,儒家学说也才能够在汉代,以至于汉代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确立其独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