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建立烟草中游离和结合态的植物甾醇(phytosterols)的分离分析的常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烟草中植物甾醇分布规律的探讨中。依据大量的文献调研并结合烟草化学成分分析的特点,研究建立了烟草中植物甾醇的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分析方法,分析了各种典型烟叶中的植物甾醇含量、种类以及形态分布;同时还初步探索了卷烟制丝过程中植物甾醇存在形态和含量的变化。这些探索性研究为后续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相关参考信息。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1.将直接酸碱水解皂化引入到烟草中植物甾醇的分析测定中。系统的优化了前处理过程中水解条件、萃取溶剂和萃取方式,并将实验方法与传统的索氏萃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寻找到适合烟草复杂体系的简单、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不仅简化实验步骤,节省溶剂,而且为更全面准确地反映烟叶中植物甾醇的存在状态和含量,尤其是糖苷态植物甾醇的含量提供了前提。
2.研究建立了植物甾醇的TMS衍生化毛细管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仪器参数等最终确定了最佳的仪器测定条件,并从线性范围、检测限、回收率等方面对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较低的检测限和较宽的线性范围,五种甾醇检测限在0.10~0.35 μg·mL<-1>的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2.3%~3.3%之间,回收率在87%~99%之间,适合于烟草植物甾醇的分析测定。
3.考察了烟草中植物甾醇的形态和含量分布。通过分析了一系列不同类型、品种、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烟草中植物甾醇,从烟草的遗传因素、生长环境以及烟叶部位等方面探讨分析了其对烟草中植物甾醇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卷烟制丝过程中植物甾醇形态及含量的测定,分析了卷烟制丝生产工序对烟草中植物甾醇的形态和含量变化的影响。这些研究工作为研究甾醇含量和烟草类型之间的关系以及烟草的种植和加工提供了有利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