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分子共振化学镀镍及负压化学镀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W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Ly12铝合金基材,在化学镀镀液中引入了波长与镀液最佳吸收波长相近的辐射波,镀液分子发生共振,使镀液温度升高,达到施镀温度,并在辐射波的持续作用下,于镀件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出金属离子,沉积于镀件表面,形成镀层的新型、节能、高效化学镀工艺——铝合金分子共振化学镀。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和VMP3多通道电化学工作站等技术,通过调整工艺及实验参数等方法,研究了铝合金分子共振化学镀镀层形成的动力学行为、镀层的组织结构、镀层的性能及该工艺节能效果,并对负压化学镀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施镀温度和镀液pH值对铝合金分子共振化学镀镍的沉积速度影响很大。针对所用配方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沉积速度的影响指数,提出了沉积速度经验方程式。在相同配方和工艺条件下,铝合金分子共振化学镀沉积速度比普通水浴加热化学镀沉积速度快20%以上,节能87.5%。分子共振化学镀镀层微晶长大或者非晶晶化趋势较普通水浴加热化学镀明显,镀层磷含量相差不大。分子共振辐射加热对镀层的生长方式影响不大,但形成的镀层颗粒较大。镀层与铝合金基体的结合良好。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镀层硬度增大,在加热温度为400℃时达到峰值。由于铝合金分子共振化学镀镍层的生长速度较快,镀层的孔隙要比普通水浴加热大,导致了腐蚀电流密度的正移,耐腐蚀性相对偏小,但是区别不明显。压强对镀层沉积过程影响明显。液面压强减小,镀层沉积速度提高,镀层组织倾向细化和非晶化。随着压强的减小,镀层的腐蚀电位没有变化,但腐蚀电流密度却正移,耐腐蚀性下降。
其他文献
磁场敏感性水凝胶是一类由聚合物三维网络和磁性组分所构成的复合凝胶,其在药物控制释放、人工肌肉、酶的固定与蛋白质分离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磁场敏感性
<正>田玉美是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第一、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田老出身四代中医世家,崇尚《内经》,法师仲景,博采诸家,兼收并蓄,择善而从,业医七十余
黄宗羲《明儒学案》标立有"楚中王门",但所列人物和录载资料均甚少。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楚中王门"的研究亦十分欠缺。但事实上,王阳明曾在湖南有两次为时颇长、参与人数较多
学习质量是大学生的永恒主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近年来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界对大学生学习质量
电解加工(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简称ECM)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可以发生阳极溶解的原理将零件加工成形的一种特种加工方法。在加工过程中,阳极材料的减少过程以离子的形
相控阵雷达作为目前较为先进的雷达,在国内已经逐步得到应用,作为相控阵雷达的核心单元之一的多波束形成网络被公认为相控阵雷达系统的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对相控阵雷达多波束
TiAl基合金具有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并具有良好的抗蠕变、抗氧化和抗氢脆性能,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轻型高温结构材料。虽然是作为结构材料进行研究的,但至今仍未找到比较合适的
将PE与EPDM混料熔融塑化,在热压下使之交联,制得橡塑型热收缩材料。运用正交设计法设计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回归方程。并探讨了影响材料力学性能和回复性的因
<正>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生活在北宋时期。他不仅在诗词、散文、绘画、书法等文学艺术领域有极高的造诣,而且在水利建设、医药等科学技术方面亦颇有成就。由于他爱好喝
介绍了我国造林机械中的几种典型设备,并对未来我国造林机械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