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信用环境作为培育和发展信用的环境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虽发展迅速,城市的信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依旧存在一些地区发生失信行为,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形成阻碍。在此背景之上,本文旨在探究信用环境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程度。本文首先点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构建研究框架。其次,对信用环境与经济效率的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为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奠定基础。然后,阐述信用环境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信用环境具备培育市场环境、提供社会资本和降低交易风险功能,在信息不对称下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再次,运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我国285个城市在2008-2017年的经济效率水平,并对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最后,考虑到经济效率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性,本文通过构造普通面板计量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信用环境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了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保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分别构建了Rook-邻接、K个最近邻居和地理经济距离3种空间权重矩阵,检验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信用环境对经济效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本文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城市经济效率水平普遍偏低且呈现出下滑趋势,而技术进步驱动不足成为经济效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2)我国城市的经济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的经济效率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呈现出“东高-中低-西中”的马鞍型格局,并且经济效率已经形成集聚带,具体表现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珠三角地区。通过空间相关性分析发现,我国城市经济效率在空间上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特征。(3)空间计量回归结果表明,在3种空间权重矩阵下,信用环境对城市经济效率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信用环境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两条影响路径从而对经济效率产生正向作用。(4)分区域回归结果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信用环境对经济效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呈现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信用环境对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但对经济效率和技术效率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存在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的创新。以前众多学者忽略了信用环境这种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大都考虑金融集聚、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等要素。信用环境既属于道德范畴,也从属于经济学领域,因此研究信用环境与城市经济效率的关系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2)模型构建的创新。以往学者大都建立邻接关系矩阵并建立空间计量模型,但这种做法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和模型对空间权重矩阵敏感的问题。本文构建3种空间权重矩阵,考虑基于地理邻近性、地理距离和经济相关性条件下信用环境对经济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