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甲醛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ton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研究表明,甲醛对人体健康产生多种危害,包括对皮肤粘膜、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刺激、致敏和致毒,以及导致多种人类肿瘤。因此,甲醛的毒理学研究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细胞和染色体水平,甲醛对基因表达影响规律的研究尚不清楚。基因芯片具有高通量、高平行性、检测快速、灵敏度高、样本用量少等优点,能够在一次实验中检测整个基因组的表达情况,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毒理基因组学在内的各个生命科学领域。本课题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甲醛的细胞毒作用,并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甲醛对淋巴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筛选出与甲醛毒性和致癌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在MTT实验中,发现甲醛在低浓度下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而在高浓度下抑制其生长,高浓度下的生长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一效应关系。通过绘制淋巴细胞的细胞生长曲线及细胞形态观察,验证了甲醛对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在进一步实验中,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甲醛对淋巴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基因芯片实验中采用甲醛处理淋巴细胞,将处理后的和正常培养条件下的细胞分别提取总RNA,纯化后用Cy5和Cy3进行荧光标记,共同与美国西北大学研制的人类全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杂交后的芯片经过扫描和数据提取后,共筛选出显著上调基因211个,显著下调基因113个。采用ABI Panther在线工具对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类,发现了一些可能与甲醛作用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与氧化应激、细胞凋亡、核酸代谢、细胞周期调控、肿瘤生成、肿瘤抑制等途径相关。采用NCBI数据库进行进一步数据挖掘,研究了OXR1、MLH1、TP53等基因在甲醛作用下的表达变化对淋巴细胞可能存在的生理作用,推断这些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是甲醛毒性和致癌性的遗传学基础。 本课题获得的基因差异表达数据为进一步阐明甲醛的毒性和致癌机理,检测甲醛暴露的生物学标志提供了理论依据。也证明了基因芯片技术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其他文献
传统提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方面存在许多缺点,极大阻碍了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的进程。随着“绿色、营养、健康、回归自然’’热潮的兴起,超临界CO(SC)萃取作为一种新型、高效、
近年来食品安全和食品在贮藏期间损失量较大等问题日益严重,由于食品超高压加工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成为倍受关注的非热加工技术之一。食品经过超高压加工后不仅能够延长保鲜时间,而且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食品的色泽风味以及营养成分。食品超高压加工技术协同温度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灭菌效率和保障食品安全。因此食品超高压加工技术在未来是非常具有潜力的一项高新技术。本文研究对象为食品超高压设备的关键承压部件中的超
学位
电火花加工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AMCs)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加工方法,可以避免传统刀具破损,降低加工成本,但是电火花加工AMCs也存在自身的缺陷,这些问题主要是由PRAMCs材料中
肿瘤细胞受体及其细胞信号传导异常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以受体及其细胞信息传导为靶点的肿瘤靶向治疗是近年肿瘤学研究热点。许多恶性肿瘤细胞可大量合成、释放内
在汽车侧面碰撞中,骨盆是人体易受损伤的部位之一。研究侧面碰撞中骨盆的损伤机理,可以了解骨盆损伤生物的因果关系,从而有效地设计汽车被动安全装置,提高乘员的安全性。本研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