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缓释微丸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76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固体分散技术,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了抗高血压药硝苯地平(Nifedipine)的24h骨架缓释微丸;利用液相层积—流化床包衣法制备了硝苯地平的24h包衣缓释微丸。对其进行了质量评价,考察了硝苯地平微丸的制备工艺,缓释包衣层处方的组成,缓释微丸的稳定性及药动学特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缓释微丸外观圆整,稳定性较好,体外释药均可达24h。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微丸中药物含量测定方法和微丸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考察了硝苯地平在不同介质中平衡溶解度。 通过体外溶出度试验比较了几种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详细考察了溶剂-熔融法制备硝苯地平固体分散体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固体分散体的组成及制备工艺。探讨了药物溶出速度、载体分子量和药物/载体比例之间的关系;由DSC实验推断药物可能以无定型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硝苯地平缓释微丸,以微丸的释药行为和性状为质量评价标准。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试验筛选缓释微丸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缓释微丸释放机理的研究表明其释药过程符合扩散机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硝苯地平缓释微丸对高湿(RH92.5%)和光照不稳定。 采用液相层积法制备硝苯地平速释微丸,以流化床悬浮包衣法对微丸进行缓释包衣。以释放度为指标,单因素考察确立了包衣工艺,采用Eudragit?NE 30D水分散体作为包衣材料,对抗粘剂、包衣增重以及热处理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体外释放曲线显示缓释微丸的释药机理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以拜新同?为参比制剂,对挤出滚圆法制备的缓释微丸(相当于30 mg Nifedipine)进行了家犬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了硝苯地平的血药浓度,利用统计矩的非隔室动力学理论对家犬血药数据进行处理,自制硝苯地平骨架缓释微丸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5.0±1.1)h、(5.7±0.8)h;Cmax(29.9±7.3)ng·mL-1、(33.8±6.4)ng·mL-1;AUC0-t(311.3±71.1)ng·h·mL-1、(308.6±70.1)ng·h·m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1±18.4)%;体内外相关性良好(r=0.9368)。
其他文献
文章对电子计算机房的火灾危险进行了分析,指出电子计算机房的防火问题是各单位、各部门绝对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同时提出了计算机房七个方面的防火安全措施。
为开发符合市场流行趋势并注重成本优化的创新面料,经纬向均采用纯棉纱和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CoolDry纱进行合股并配以一根纯棉纱,按照异经异纬以一定比例排列形成提格效果的
文章对税务机关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难点及影响纳税遵从度的因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提高纳税遵从度的若干对策建议,包括以税收价格论重构税收法律意识理论基础、建立科学高效的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不仅有更多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而且有更多的中国企业也在向国外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国际化的新经济时代,企
北宋前期的官、职、差遣分离制度在早期有很多学者研究,但大多语焉不详,且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将官、职、差遣分离制局限于文官系统;再者对"官"的解释局限于"阶官";还有对"职
盐酸吡硫醇(Pyritinol Hydrochloride,Py-Hy)的基本结构为两个VB6分子以二硫键相联,但其没有VB6样作用或抗VB6样的作用。Py-Hy主要作为一种提高大脑代谢的神经动力剂,也用于治疗老
提高难溶性药物的体外溶出速度及其口服固体制剂的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一直是现代药剂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尼莫地平为水不溶性药物,本文以其为模型药物,结合固体分散技术
格列齐特(gliclaizde)是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属于第二代磺酰脲类降糖药物。本文在考察药物与辅料性质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凝胶骨架技术、渗透泵技术及膜控微丸技术,制备出了均可在
本文建立了羟基喜树碱体外HPLC分析方法,测定了羟基喜树碱在不同pH值磷酸盐缓冲液中的解离平衡常数、饱和溶解度及内酯型药物的溶解度,测定了HCPT在不同比例大豆油和中链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