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东西部的众多油气田中,低阻油气储集层普遍比较发育,勘探开发前景广阔。低阻油层是一种复杂的非常规储层,其电阻率特征相比常规油层,并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为多种因素如岩性、物性、流体性质、泥浆侵入、构造幅度、润湿性等单独或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以LL油田白垩系呼图壁河组k1h24油藏为例,通过测井、录井、岩心分析以及试油资料的分析,了解该油藏低阻油层主要分布区域,归纳出高孔高渗薄层透镜状边底水岩性油气藏低阻油层形成主因,并探讨了低阻油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同时借助油藏开发数据、近几年大量新钻穿层井的测井资料以及数值模拟技术,对中高渗薄层边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深化了对低阻油层和剩余油分布的认识。本文在合理注采比和配产液量研究基础上,设计了三种开发调整方案,通过对基准方案(原方案(F0))与三种调整方案(F1、F2、F3)的累计产油量、累计产水量、含水率,采出程度等指标的预测,确定加密方案F3为最佳开发调整发案,其累计产油量为最高,达到53.43×104t;预测期末采出程度最高,达到12.39%,相比基准方案F0的9.47%,提高了 2.9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