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信任是一切有生命力的政治体系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改革的深入与民主政治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所蕴含的现代民主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社会公平与公民意识,势必对政府的期望、认知与信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使用2012年中国基层民主发展与治理的调查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公平、公民意识对基层政府信任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社会公平的两个维度(政治体制公平与行政程序公平)均与政府信任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即政治体制越公平与行政程序越公平,民众对基层政府信任度越高。公民意识对基层政府信任具有重要的显著影响,其中公民权利意识与政府信任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而公民表达意识与公民参与意识与政府信任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同时研究发现社会公平与公民意识对政府信任的影响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从社会公平的两个方面来看,政治制度公平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从东到西阶梯递减的趋势;行政程序公平对中部地区政府信任的影响最大,东部次之,对西部区域没有显著影响;就公民意识的三个方面而言,公民权利意识对东部区域的政府信任影响最大;公民参与意识对政府信任的影响也呈现出明显的从东到西阶梯递减的趋势;公民表达意识区域之间的差别很小。此外,研究进一步指出,社会公平弱化了公平权利意识对基层政府的负向影响,而强化了表达意识和参与意识对基层政府的正向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控制变量中,户籍、受教育年限与性别与政府信任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而年龄、家庭经济状况与政府信任有正相关性。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如何提高基层政府信任度提出以下三点对策建议:一是要提供畅通的社会流动渠道,优化社会阶层结构;二是优化行政过程,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三要降低政治参与成本,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政治表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