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某农村经济文化变迁比较研究——以皖北A村、皖西B村为例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qing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以皖西金寨县白塔畈乡新楼村以及皖北风阳县前郢村为研究对象,针对两村庄在近三十年不同发展模式下所引起的经济文化变迁进行研究。A村村民外出务工导致村庄本身呈现“空壳化”的状态,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作为城市文化传播的媒介,城市文化与村落文化的碰撞在A村引发一系列的经济文化变迁,包括:小时工的出现、乡村土葬制度变迁、乡村基督教堂发展等;另一方面,由于一代农民工与二代农民工生命意义的不同,一代农民工根基在于村落,外出务工赚取改善村落中家庭生活状况的资本,因此而给村落带来暂时的繁荣;而对于第二代农民工而言,相比村落中的生活,他们更熟悉且认同城市中的生活并不断效仿城市文化,他们外出务工赚取的更多的是能够进城的资本,村落已经是他们再也回不去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村落中主要劳动力的外出并没有给村落本身带来更多的资本收入,村落反而由于村中主要劳动力的流失而日益显得萧条。相比A村,B村本土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兼顾了文化以及家庭的整合,另一方面将村落发展的动力定位于自身,通过普及教育提高人们眼界,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民提供真正的落脚点,为农民的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位置。最后本文通过对A、B两村的比较研究,讨论不同发展模式对乡村经济文化变迁所产生的影响,并希望能为乡村的发展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存在着差序格局:中国人传统的社会网络是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人就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转型、意识形态急剧变化在给广大民众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震荡。随着社会环境的瞬息万变、新旧观念
学位
内蒙古东部科尔沁沙地的环境生态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为各个学科所关注。在分析这一地区生态压力加大、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时,各个学科一般都着眼于清代后期以来该地区的人口增长
学位
职业性别隔离简称“性别隔离”,常被用来研究由于性别不平等,给女性造成在就职以及职位晋升上的障碍。但是,那些从事被认为是“女性职业”的男性群体却甚少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
iPhone每次推出新款,必然引起消费市场的订购热潮。人们对iphone手机的热捧,塑造了独特的消费风格群体。那么,iPhone的品牌风格是怎么被构建起来的?具有什么样的品牌特征?iPhone带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性的,研究的类型是描述性的,研究的性质是实证性的。本研究以态度理论为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2347名全日制大二、大三、大四大学生的调查,从
  结婚照消费是人们私人消费领域的重要部分。本研究采取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建国以来,潮州城市居民的结婚照消费经历了五个阶段。在这五个阶段中,人们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