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最初产生于20世纪40、50年代的建筑学、诗歌等领域,表示不同于传统的、个性化的风格。到了60年代,表现为一种文化现象。之后,该词被赋予了一种哲学的概念。它具有一种空前的歧义性。然而,从利奥塔的《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开始,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逐渐成为后现代思潮领域内的主流。随后鲍德里亚、福柯、德里达、德勒兹等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的出现使后现代主义哲学理论不断丰富――纵使称不上完善的话。其中也不乏哈贝马斯等对后现代思潮充满敌意,不断维护现代性的哲学家。不可否认的是,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代表,正在影响着这个社会从物质到精神的各个层面。作为人文社会学科中最复杂的分支――传播学,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创建到现在,不过是几十年的历史,然而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现象则是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步的,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浸透着每一个细胞。传播学开创之初从心理学、系统论和信息论汲取了很多理论,如今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异军突起,它又开始用后现代主义来改造原有的传统理论,这其中以麦克卢汉、鲍德里亚和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而在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层面,文字和影像对后现代主义的迎合更让人吃惊,加上网络传播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造,使人类的传播手段也出现了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