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指标评估法和三段统计,从乒乓球的实战角度出发,对马龙在重点国内国际大赛30场比赛视频进行了细致分析,对其前五板和相持段中最后一板得、失分技术进行了统计,对马龙的每一板进行分析。根据对阵对手打法、技术的不同,我们把对手的打法分为三类,分别为直板快攻结合弧圈、横板弧圈结合快攻与削球打法。并对其不同打法进行了统计分析。结论如下:(1)马龙三段中的优势在发抢段,马龙发球质量高,落点的判断准确、侧身抢攻的意识好,发抢段是马龙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发抢段为优势的原因,是因为马龙发球质量高、积极主动有直接联系,接抢段和相持段都能达到优良以上,说明马龙有很强的竞争实力。(2)马龙接发球手段变化较多,手上感觉俱佳。可以利用挑、拉、摆等接发球技术,并且可以顺旋转处理球,使对方第三板抢攻受到牵制。(3)在第三板的处理中,马龙正、反手使用平均;与直拍弧圈进攻型选手交战时,第三板比与横拍弧圈进攻型选手交战时的优势更大,正手的使用大于反手;与削球型选手交战时,以正手为主。(4)第五板的处理上,正手的使用大于反手;以进攻为主,防守为辅。与横拍弧圈快攻型选手交战时,正、反手的使用均衡;与直拍弧圈快攻型选手交战时,正手使用略大于反手;与削球型选手交战时,以正手使用为主。(5)在第二板球的处理当中,反手的使用率较高,多次使用反手来接发球。与削球选手交战时,第二板的直接得分能力很低,以控制技术为主,多以正手控制球;在接发球抢攻中以反手为主,反手的拧拉或侧身抢攻是最为常见的。(6)相持段的技术主要是利用正手技术进行处理,进攻性技术占主导地位,其次是防守性技术,控制技术很少出现。对于削球选手,马龙的相持段占据明显优势,正手技术处理相持段的球,失分率较高。(7)在发球抢攻阶段的战术运用中,以发球旋转控制落点,为战术进攻创造机会。(8)与三种不同类型选手交战时,与横拍弧圈进攻型打法时,主要是发抢段的得分率较高,发抢段的得分率的高低是其能否取胜的关键;与直拍弧圈快攻型选手对战时,容易取胜;与削球打法对战时,相持段得分率的高低是取得胜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