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知识经济发展对于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个地区知识经济发展并不均衡,为了避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针对不同地区知识经济的状况、地区之间发展知识经济的差距以及落后地区发展知识经济应该关注的重点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系统的视角考虑知识经济,建立了基于要素-结构-环境-功能的知识经济系统测度模型。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了我国31个省区的知识经济系统的发展情况,发现知识经济系统中东部地区发展较好、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较差。在此基础上运用泰尔系数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知识经济系统的差异情况。发现知识经济要素-结构-环境-功能四个维度的差异中,要素的差异最小,环境的差异最大,结构差异与功能差异居中,总差异均趋于减小。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区内差异,东部差异最大,中部差异最小。最后建立知识经济要素差异-结构差异-环境差异-功能差异的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得出知识经济功能差异长期来看主要受到环境差异的影响,进而得出要减少知识经济功能的差异,最主要的是减少环境差异,其次是要素差异、结构差异。论文最后提出要减小区域知识经济功能的差异,首先要注重减小知识经济环境差异。具体而言环境差异中要减小经济基础环境与对外开放环境的差异,落后地区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加强进出口贸易等来改善自身的知识经济发展环境,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减小与发达地区的知识经济差异。其次是关注要素差异,具体而言要素差异中要关注减小劳动力差异以及资金差异,即落后地区可以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研发人员,增加教育经费、研发经费等措施减少与发达地区的知识经济发展要素的差异。最后考虑减小结构差异,具体而言落后地区可以通过提高三资企业比重来改善自身的产业结构,进而提高知识经济发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