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由此可见社会体育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国家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特别是2019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1.9名和2.3名,政府应鼓励引导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在健身场所等地方为群众提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由此可见社会体育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国家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特别是2019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1.9名和2.3名,政府应鼓励引导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在健身场所等地方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高健身效果,预防运动损伤,这充分表明国家已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对社会体育做出了计划与部署。另外,随着物质文明的持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已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引领群众科学锻炼,进一步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增加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山东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境,从培训课程方面入手,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保证群众科学健身,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和社会体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法对山东省2018年和2019年参加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学员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调查采访,采用归纳总结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全面了解山东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现状。经调查发现,山东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虽逐步完善,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参加培训学员的性别比例失调、老龄化严重、学历层次偏低以及授课师资队伍结构尚待优化等问题,尤其是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目标、内容、方式、结构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目前山东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1.根据课程培训对象性别比例失调和授课教师资历单一等问题,建议调整培训对象,增加体育专业学生或具有硕士学位学员的比例,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授课。2.针对培训课程目标较笼统的问题,建议将培训课程目标进行合理的细化与更新。3.针对课程内容更新缓慢、缺乏针对性、不能兼顾不同层次学员发展等问题,建议根据培训对象的文化水平与专业技能差异实施分层次开班教学,及时更新并编排自设内容的课程。4.针对单一的集体面授培训方式,建议采取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多样化培训方式。5.针对培训结构不合理现象,建议扩大实践课比例,优化培训课程结构。6.针对培训教材可供选择的种类较少等问题,建议完善培训课程教材的配备,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鼓励教师多参与培训教材的编写。7.适当增加考核形式,对毕业学员实施“试用期”制度。8.针对培训教学效果反馈与调控有待完善的问题,建议体育行政部门构建山东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管理系统,将培训课程等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入档。增加回访追踪环节,组织年会等系列活动。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图像生成已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基于深度学习架构的图像生成模型不仅能自动为用户生成图像,有助于视觉理解,还推动了跨模态的学习和推理,对视觉计算、图像和语言处理、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现有生成模型虽然已经实现了简单个体和低分辨率复杂图像的生成,但是,直接从复杂文本或结构化场景描述生成包含多种实体和合理布局的高质量语义图像仍极具挑战性。为了保持输入
研究目的:选用昆明系小鼠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对实验动物分别进行急性刺激和慢性刺激,建立急慢性应激动物模型。对应激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分别进行行为学的检测,探究应激前后,实验动物行为的变化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检测小鼠脑内前额叶皮层以及海马区的CA1、CA3、DG区血管生成素ANG-2表达的变化以及PI3K表达量的变化,观察脑内不同区域各神经细胞形态结构是否改变。探究血管生成素ANG-2在应激所致
“三点半”问题已困扰广大人民群众许多年,为解决这一问题,让家长下班时间和孩子的放学时间安全顺利衔接,2017年我国教育部办公厅出台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随后全国各地也纷纷出台课后服务政策,展开课后服务工作。J市教育局在2018年印发《J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展开了全市范围的小学课后服务工作。首先在对史密斯政策执
机器阅读理解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是实现人工智能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奠基任务,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需求。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应用形式的变化,机器阅读理解任务迎来了在多文档文本中进行复杂阅读推理的新挑战。为了充分利用非结构化文本信息和结构化的知识信息,适应阅读中文字规模不断增长的要求,完成文档间阅读推理的逻辑过程,本文基于图神经网络开展了异质阅读图建立和融合外部知识信息的多文档阅
动物的免疫系统能防御环境中病原体的攻击,决定着动物的存活。动物的繁殖是非常消耗能量的生理过程,是重要的适合度组分。环境温度是影响动物免疫和繁殖的重要生态因子。前期研究发现,动物的免疫与繁殖能力均存在季节性变化,然而在高温、低温条件下免疫与繁殖之间的关系一直不清楚。本文以分布于中国北方,具有季节性繁殖特点的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iss)为研究对象,通过逐渐降低或升高温度以模拟
手机依赖是社会大众密切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是心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手机依赖会对个体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损坏社会功能,如何预防和减轻手机依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负面评价恐惧对手机依赖的影响,同时分析孤独感和积极自我呈现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以及孤独感和积极自我呈现在负面评价恐惧和手机依赖之间的作用方式。本研究采用负面评价恐惧简版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和积极自我
湖泊生态系统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水资源。微生物同样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在湖泊化学元素的循环,特别是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湖泊微生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呼伦湖是亚洲中部干旱地区最大淡水湖,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区域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学作用,湖泊中的微生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构成部分。然而,目前对呼伦湖水系的微生物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自身学习压力过大、缺乏学习兴趣,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等多种因素,不少农村高年级小学生存在明显的学习倦怠现象。他们在疲倦和压力下低效率地学习,表现为身体疲乏,焦躁不安,垂头丧气,反应迟缓,把烦闷积压在心里不愿寻求他人帮助等消极学习倦怠状态,这种学习倦怠状态长期下去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不仅会转化为厌学,还会传染给周围同学。目前,学者们对大中学生的学习倦
师范生作为“准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重任,是未来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增强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使命感,对于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职业使命感是一种源于内心的超然召唤,是以获得意义感和目标感的方式实现特定的职业角色,并以利他导向作为动力源泉。职业使命感较高的师范生能将未来职业与个人目标相联系,对教师职业产生积极的认知与情感体验,以及强烈的工作和奉献动机。为了探索师范生职业使命感的形成和提升
教师工作时间投入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科学规范而且契合教师个体现状的工作时间投入是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是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教师工作时间投入是教师生存状态的反映,不合理的工作时间投入会导致教师工作时效低,产生职业倦怠,影响教师的个人生活。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山东省W市五所高中进行调查,揭示了高中教师工作时间投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