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器官移植病房肾移植术后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前瞻性目标监测,了解肾移植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分析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调查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住院费用,分析患者因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卫生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器官移植病房进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肾移植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调查表”和“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对所有患者术后医院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并调查所有患者的住院费用。将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录入SPSS16.0(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 version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一般资料采用率、百分比等描述性指标,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属于偏态分布,使用中位数描述其平均水平,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共监测肾移植术后患者383例,11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0.55%,发生感染137例次,感染例次率为35.77%。从2008年至2012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肾移植术后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以泌尿道为主,占58.39%,其次为下呼吸道,占32.85%。3、117例感染病例中,共检出菌株10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6株,占45.55%,居首位的是干燥奈瑟氏菌;革兰氏阳性菌48株,占47.52%,草绿色链球菌居首位;真菌7株,占6.93%,无病毒感染的发生。4、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肾移植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总住院天数、肾移植术后住院天数、住院季节、合并其他手术、术后透析、尿管留置时间、腹膜外引流管留置时间、贫血、白细胞数目以及术后排斥反应有关,而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尿管留置时间、腹膜外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血红蛋白水平是肾移植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6、病例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84138元,对照组为72185元,西药费和治疗费所占比重最大。病例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中位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571,P=0.010)。患者因医院感染增加的住院费用主要为治疗费和西药费。7、病例组患者住院天数中位数为29天,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中位数为20天,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中位数差值为9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125,P=0.002)。8、患者不同部位感染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同。发生多部位感染的患者其直接经济损失最大,住院费用比对照组患者增加14647元,住院天数延长21天;泌尿道感染的患者住院费用增加仅次于多部位感染的患者,为14434元,而住院天数延长的最少,为3天;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住院费用增加7106元,住院天数延长7天。9、肾移植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与患者年龄有关。当患者年龄大于40岁时,住院费用增加的较多,为18484元,年龄小于40岁的患者住院费用增加的较少,为707元;因医院感染导致住院天数延长较多的是18-40岁的患者,为10天,其余年龄患者住院天数延长6天。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性别、尿管留置时间、腹膜外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血红蛋白水平显著相关。医院感染导致患者住院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且增加的住院费用和延长的住院时间因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和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医院感染使患者经济负担加重,给患者家庭、医院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损失和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