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近30年气候变异特征及对种植结构影响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xiao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引起水热条件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农业生产。人们采取各种措施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了解和掌握气候变化规律,在农业上才有可能因势利导,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本文以泰安市作为研究区域,利用1981-2010年气象资料和统计年鉴资料,采用趋势检验、回归分析、建立模型等方法,对泰安市气温、降水气候因子的变异规律及其对耕地、种植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30年的农业区划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受全球性自然、人为因素及局部区域条件影响,近30年间泰安市气候变暖突出,升高约0.8℃,并以90年代增温最为显著,平均增速为0.373℃/(10年),气温日较差变小,东平地区气温明显偏低;全市降水年际变化大,呈弱的增加趋势,增加了约167.9mm,平均增速为30.146mm/(10年),干旱频繁,新泰降水最多,东平降水不稳定;经线性模型模预测气候朝暖湿方向发展(但是近些年向暖干化发展趋势较为明显)。(2)随着气候条件变化,泰安市耕地数量及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模型Y=553212.6-15118.7C-19.99P±10706.06(其中,Y为耕地数量,C、P分别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能较好模拟气候变化对耕地数量的影响。耕地数量在1981-2007年减少42335hm2,在1981-2009年期间则增加了12252hm2。在预测的气候条件下,预计2020年耕地面积将达到318778hm2。此外,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耕地环境。(3)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泰安市种植结构,主要表现在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作物种植面积及布局、病虫害、土壤投入等方面。文章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棉花、油料)为例,通过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建立了一系列的气候变化对作物单产、作物种植面积的影响模型,发现气候变化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以及作物总种植面积、油料种植面积的增加,减少了粮食作物和棉花的种植面积。近30年期间全市作物总种植面积增加了98680hm2,以宁阳最为显著;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了9154hm2,以市区最为显著:棉花种植面积减少8422hm2,以肥城地区最为显著;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增加6721hm2,尤其以宁阳最为突出。(4)在建立的影响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未来30年的农业区划:预计到2020年耕地面积将达到318778hm2,作物总种植面积达到588106hm2,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69063hm2,棉花种植面积达到5099hm2,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49610hm2:根据各县市区的气候特点对耕地数量和种植面积进行了分解;针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农业生产中适宜选育耐高温、抗旱和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推广生态农业及防护林等。
其他文献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动物营养液中四种B族维生素的方法。采用AichromBond-AQC18(4.6mm×250mm,5μm)柱,以甲醇-缓冲盐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
传统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er crystal display,TFT-LCD)通常采用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CCFL)作为背光光源。相比较而言,由于发
该文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X=AF+ε[1]。得到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法国、荷兰8个国家来华游客受价格、距离、时间、目的地天
在非线性方程中,除了二次、三次、四次代数方程外,求解其他高次方程没有一般公式,若只依据方程本身来判别是否有根及根的个数是很困难的。
测试不同pH值和不同温度下放置的含生物农药降解酶的洗涤剂酶活性,反映样品pH值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广。通过气相色谱检测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证明含生物农药降解酶的洗涤剂具有
笔者通过从实验可获得的具体数据说明译前准备与口译质量的关系,进而说明口译教学中译前准备训练的必要性。翻译离不开语言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认知知识,因为翻译不是简单的语
日本是典型的资源小国,不但国土狭小,而且缺乏地下资源。可是在二次大战以后,从战败的废墟上站起来的日本,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一跃而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和经济援助国
依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阐述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可能原因;指出医患关系不和谐是正常执业的重大障碍,建立诚信、友好
由于传统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减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太阳能被认为是众多新能源中未来最具潜力的新能源。而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载体的电池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工艺限
光折变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光功能材料,已应用于光学数据储存、光放大、空间光调制器等多方面。将光折变材料的各功能组分合成到一个大分子上是当今光折变材料发展的一个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