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猪肉食品质评定方法的标准化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77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用品质是决定猪肉商品价值的最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缺乏一套标准化的食用品质评定方法。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测定条件、不同样品预处理方式及不同评定方法对猪肉肉色、剪切力和保水性评定结果的影响,探讨肉色、pH24与保水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制定标准的猪肉食用品质评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冷却猪肉肉色色差计评定方法的标准化.主要研究仪器校正、光线强度(60lux、600lux)、背景色(白色、红色、咖啡色)、肉样厚度(1-3cm)、发色时间(0-60min)和温度(0-25℃)对猪肉肉色评定结果的影响。试验选用宰后经过24h冷却处理的猪背最长肌,每个处理设置9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仪器校正后肉色评定结果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在保证色差计紧扣肉样的条件下,外界光线强度的改变不影响色差计的测定结果;背景色和肉样厚度对a*值有显著影响(P<0.05),a*值随着背景色的加深和厚度的降低而减小;发色时间和温度对a*值和b*值均有显著影响(P<0.05),a*值和b*值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综合而言,猪肉肉色色差计的评定条件应为:肉样厚度为2cm,放于红色塑料板上,0-4℃条件下发色30min,色差计校正后紧扣肉样表面测定肉色。   第二部分:冷却猪肉剪切力测定方法的标准化。本文研究了不同加热中心温度(65-80℃)、水浴温度(70-80℃)、保温时间(0-20min)及冷却温度(0-25℃)对猪背最长肌剪切力值和蒸煮损失的影响,比较了不同仪器(嫩度计、质构仪)对猪肉剪切力测定结果的影响。试验选用宰后经过24h冷却处理的猪背最长肌,每个处理设置9个重复。结果表明:猪肉的剪切力和蒸煮损失随着中心温度和水浴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冷却至0-4℃的肉样其剪切力值的变异系数最小,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猪肉剪切力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质构仪和嫩度计测得剪切力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而言,猪肉剪切力测定的预处理条件应为:水浴温度70-75℃,加热至中心温度70℃,不保温,煮后肉样放至0-4℃冷库中过夜后使用嫩度计或质构仪测定.   第三部分:冷却猪肉保水性评定方法的标准化及其与肉色、pH24的相关关系研究。本文研究了不同肉块大小(1*3*5、2*3*3、3*3*3、2*3*5和3*3*5cm)和吊挂时间(24-96h)对滴水损失的影响、不同压榨时间(3-7min)和力(30-40kg)对压榨损失的影响,调查研究了宰后猪背最长肌的肉色、pH24以及保水性之间的相关性。试验选用宰后经过24h冷却处理的猪背最长肌,每个处理设置10个重复。结果表明:滴水损失随着肉块大小的增大而减小(P<0.05),随着吊挂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统一肉块大小为2*3*5cm,吊挂时间24h。压榨损失随着压力的增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统一压力大小为35kg,加压时间5min。pH24与L*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离心损失和蒸煮损失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与拿破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L*值与保水性各指标之间(除压榨损失)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是冷却猪肉保水性的最佳指示参数。保水性各指标之间除压榨损失外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
其他文献
现代电力系统的容量不断增加,电力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庞大,正在向区域性和国际性发展,因此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更加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而且为了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现代联合电力系统有时运行在暂态稳定安全约束的边缘,电网由于稳定性破坏导致大规模停电的灾难性事故已发生数起。因此在运行中考虑暂态稳定约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裕度灵敏度下的含有暂态稳定约束的优化潮流算法。以最优潮流计算结果作
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系统周围金属材料的存在引发系统电磁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效率造成影响。为了研究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不同金属环境下的传输性能,本文根据金属材料存在时的场路结合模型,推导出磁耦合谐振式并联-并联结构的传输效率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对系统影响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利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建模分析无金属环境或存在不同金属环境下的收发线圈
近年来,由于能源的紧缺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众多新能源产品正在逐步取代以往的燃油,天然气等燃料驱动的产品,此项举措对环境的保护有着重大的意义,但如此又引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充电难的问题。传统的有线充电模式使得大部分设备必须时刻与电源相连,其移动也受限于电源线路的长度,例如医院的医疗器械,在搬运患者时其无法保证足够的便利性。所以改变传动供电方式迫在眉睫,无线供电的出现则使这个问题出现了转机。但无线供电
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逐渐凸显,使用清洁、低耗、可再生能源成为全世界共同的追求。分布式电源,如光伏、风机、蓄电池等近年来得到广泛重视,其可直接接入配电网中给用户供电。但与此同时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改变了配电网的结构,配电网原来的故障定位方法不再适用。因此,研究新的适合于含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对于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和广泛使用DG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和逆变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状况,其中着重对逆变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作了论述,包括了几种不同的逆变技术方法的说明与分析。第二章是对系统的基本结构与
论文以构造一个坚强、稳定的电网为目标,从设计一个合理的电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校正以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装置配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把Petri网算法应用到电网规划
乳及乳制品掺假鉴别是食品安全质量控制面临的重要挑战。近年来PCR尤其是多重PCR为乳制品动物源性的快速鉴定提供了重要方法,但是大多利用电泳、多色荧光标记或者测序实现多重检测,操作繁琐成本较高。本研究主要利用HRM技术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对乳及乳制品市场上常见的山羊、绵羊、牛和水牛四种动物源性成分,实现准确、快速、低成本的鉴别检测。具体研究和结果如下:(1)水牛乳中牛乳成分鉴别的双重PCR-HR
学位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区域间的电网都通过联络线实现了互联。联络线传送的功率很大,一旦发生各种事故,如何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十分重要。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首先对考虑暂态稳定约束的最优潮流算法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它们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了一种考虑联络线暂态稳定性约束的最优潮流的计算方法,它是利用等微增率准则及其线性近似的原理,通过寻找发电机有功出力变化量和联络线输送有功变化
某800 kV直流线路的地线因覆冰过重发生断裂, 事故造成线路单极闭锁故障,线路长时间处于单极运行状态.通过输电线路电气计算软件从地线覆冰不平衡张力、地线下倾角、脱冰跳跃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