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核酸的新型传感策略的设计及生物传感应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da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酸不仅是生命体遗传信息储存、传递和表达的载体,还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分子材料。自1953年核酸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双螺旋结构被发现以来,研究者在分子水平对核酸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一系列具有特殊理化性质的功能核酸被发现和筛选,包括适体、RNAzyme/DNAzyme、G-四链体以及多种DNA组装体。这些功能核酸在生物识别、生物催化、信号增强和纳米结构的可控组装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性质。通过将上述性质和功能的合理整合,能对特定物质信号进行转导,将不可测量信号转化为可测量信号,以实现生物传感。加之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效的反应活性、独特的序列可编辑性和杂交可预测性,功能核酸在生物传感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核酸扩增技术的引入使基于功能核酸的生物传感策略在灵敏度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另外,与微/纳米材料的整合使生物传感策略在信号多样性和设计灵活性得到一定的丰富。通过与上述技术和材料的整合,基于功能核酸的生物传感策略在多种疾病标志物的检测中表现了出色的性能,成为备受关注的疾病诊断方法。功能核酸能通过合理的序列设计实现其静态结构和动态循环的灵活变化,另外其末端羟基或氨基能与其他功能分子结合,进而实现功能的整合和拓展。设计的灵活性和作用的可拓展性为功能核酸在生物传感领域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本论文旨在基于功能核酸的新型传感策略的设计及其生物传感应用。本论文主要应对当前基于功能核酸的传感策略面临的一些挑战:(1)如何克服酶促信号放大策略中非目标依赖模板导致的假性信号的问题;(2)如何克服信号放大反应中蛋白酶和荧光标记导致的检测稳定性差的问题;(3)如何构建信号稳定性更强的新型生物传感策略;(4)如何构建高通量、灵敏、准确的新型生物传感策略。为应对上述挑战,本论文开发了一系列基于功能核酸的新型生物传感策略用于疾病相关生物分子的检测。论文内容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部分总结了多种功能核酸、基于功能核酸-核酸扩增的传感策略的设计及应用、基于功能核酸-微/纳米材料的传感策略的设计及应用。该部分还简要介绍了本文开展的四个工作。第二章,构建了一种基于引物-模板转换的级联放大策略用于灵敏和准确的PNK活性检测。本策略整合了滚环放大(RCA)、多重链置换放大(MRSDA)和基于G-四链体的荧光点亮开关。精细设计了一种5’端羟基的哑铃形探针,在两个环中分别包含G-四链体序列和内切酶的部分识别位点序列。在PNK的作用下,哑铃探针的5’末端首先被磷酸化,然后被T4连接酶催化形成RCA模板。RCA过程产生了延长引物的多个拷贝。之后,在内切酶的辅助下发生引物-模板转化,将RCA的引物和模板分别转化为后续MRSDA的模板和引物。MRSDA产生多个重复的单链DNA序列,这些序列含有G-四链体,通过点亮硫黄素T(ThT)的荧光来输出信号。RCA和MRSDA的级联信号放大提供了高检测灵敏度,级联信号放大所需模板的目标依赖性使检测背景得到控制。本方法在缓冲液中的检出限低至0.2×10-6 U μL-1,在细胞裂解液样品中的检出限低至5个细胞。本法成功用于细胞裂解液中PNK活性的检测,在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第三章,构建了一种结合介导的MNAzyme信号扩增策略,用于无酶和免标记检测DNA结合蛋白。本策略整合了结合介导的MNAzyme切割反应和基于G-四链体的发光荧光开关。设计了三种DNA序列以组装MNAzyme,其中DNA1(包括目标蛋白的一半结合位点和一个粘性序列)和DNA2(包括目标蛋白的另一半结合位点和一个MNAzyme部分酶)预先杂交。目标蛋白识别DNA1-DNA2杂交体上的结合位点,形成稳定的蛋白-DNA1-DNA2复合物。然后,在含有另一个MNAzyme部分酶和DNA1互补序列的DNA3存在下组装MNAzyme。组成的MNAzyme裂解DNA4,释放封闭在DNA4茎中的G-四链体。最后,N-甲基卟啉Ⅸ(NMM)被插入到释放的G-四链体结构中,荧光信号被点亮。以核因子-κB p50(NF-κB p50)为模型,本法检出限低至0.14nM。此外,NF-κB p50与DNA位点的识别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特异性。本策略将是生物医学探索和临床诊断中DNA结合蛋白分析的一种有应用前景的工具。第四章,构建了一种基于树枝状DNA组装的磁性纳米结构用于核酸的放大检测。本工作通过整合树枝状DNA组装、磁分离和银纳米颗粒标记,构建了一种基于树枝状DNA组装的磁性纳米结构用于放大检测核酸。H5N1禽流感病毒是一种高传染性和高致死率的病原体,本研究选择H5N1病毒的核酸片段为检测模型。首先构建一种磁珠-dsDNA复合探针,其中dsDNA中含有目标核酸的互补序列和两个封闭的Trigger序列。当目标核酸存在时,与复合探针中dsDNA杂交。然后在辅助DNA作用下,通过Toehold介导的链置换反应组装形成磁珠-树枝状DNA结构。磁珠-树枝状DNA通过端点的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修饰的银纳米颗粒(SA-AgNP)结合形成磁珠-树枝状DNA-AgNP复合结构。经磁分离,磁珠-树枝状DNA-AgNP被收集并进行ICP-MS测试,107Ag作为输出信号用于目标核酸的检测。本检测方法中,由于磁珠-树枝状DNA能结合多个SA-AgNP且每个AgNP能释放多个Ag原子,使单个目标核酸识别事件转化为多个107Ag信号,实现显著的信号放大,这保证了检测的灵敏度。通过磁分离,没有与磁珠-树枝状DNA结合的SA-AgNP被去除,这保证了检测的低背景。本法成功用于血清样品中核酸的检测,为灵敏、准确、稳定的核酸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将成为疾病诊断和预后中一种有前景的分析工具。第五章,构建了一种以金属纳米颗粒为元素标记的磁控适体传感器用于赭曲霉毒素A和伏马菌毒素B1的同时检测。本法以CdSe量子点和AgNP为元素标记,分别检测两种霉菌毒素。由于CdSe量子点和AgNP中分别含有大量Cd元素和Ag元素,且两种元素质荷比高,能释放强烈的ICP-MS信号,提供了高检测灵敏度。另外,通过在磁珠上整合不同种类的适体-元素标记复合物,本法能同时识别不同的霉菌毒素,并释放特定的元素标记,在ICP-MS分析中同时输出响应的信号,实现同时检测。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部分对论文的创新进行总结并对前景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目的骨组织是一种以其固有的自愈潜力而闻名的动态重塑组织,然而,当骨缺损尺寸大于临界尺寸时,这种复杂组织独特的自愈能力和再生能力会显着下降。特别是源于外伤或退行性疾病,如口腔颌面部的肿瘤或创伤引起的大面积颌骨缺损,是无法通过自愈能力进行骨缺损修复。临床修复当中,自体骨取材受到的形态、数量、体积受限,且移植后容易出现明显的骨吸收。加工的异体骨移植可能引发机体免疫排斥反应,同时成骨能力有限,因
学位
<正>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媒体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新闻单位的事,要把我们掌握的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扩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Z世代”青年出生在1995年至2005年,这十年正是互联网飞速发展升级的阶段,他们与互联网共同成长,是对新型融合媒体需求度最高的群体。
期刊
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是包括早期瓣膜增厚硬化及晚期瓣膜狭窄、关闭不全的进展性疾病,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中,退行性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Degenerative cai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DCAVD)作为当今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伴随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
学位
第Ⅰ部分中文摘要Ⅰ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的mRNA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临床意义目的:肺癌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仍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生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前列的恶性肿瘤,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85%左右[1]。目前多数早期肺癌能得到手术切除。但即使是病理分期为Ⅰ期的肺癌患者,仍有20%到39%的可能性在5年内出现复发,导致预后差[2]。近年来,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加深了人们对肿瘤异质
学位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是抗菌、抗肿瘤、免疫调节、杀虫等药物的重要来源。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克隆和改造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是发现新药物,提高药物产量和改良药物结构的重要方法。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一般大于20kb,包含基因数量多,而且一般含有大量重复序列,改造难度大,因此,开发高效克隆和改造基因簇的基因编辑技术一直是天然药物合成生物学关注的热点。ExoCET克隆技术联合核酸外切酶介导的体外同
学位
研究背景:在我国,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增约180万余肺癌患者。其在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约占肿瘤总死亡人数的13%。肺癌容易早期发生转移,脑部为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首诊中10%~25%的肺癌患者已发生脑转移,40%~50%患者在全治疗周期中进展为脑转移。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质量低,进展快,临床治疗预后差,中位生存期仅为3~6个月。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伴随着医学影像
学位
研究背景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进展快、多数患者初诊时已属疾病晚期。晚期EOC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和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但对铂类药物的原发性或获得性耐药导致了 70%~80%的EOC患者肿瘤复发。晚期EO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尽管诊疗手段不断进步,EOC患者的预后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因此,深入探
学位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筑了一个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没有战乱、没有剥削的理想世界,表达了他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在平静的文字下,也记录了他对理想世界的背叛与摧毁、迷失与遗忘、幻灭与缅怀,饱含着深深的矛盾和悲慨。读懂这些,就能深入解读陶渊明,读懂陶渊明作品的底色。
期刊
陶瓷材料是一类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因其具有众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疗等众多重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陶瓷材料总体可分为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目前基于陶瓷材料优良的力学、光学、电学等方面的性能,人们已探索和制备了一大批具有独特物理性质的陶瓷材料,并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陶瓷材料作为一种多晶材料,一方面具有类似于单晶材料的高稳定性和高结晶性。同时,其部
学位
本文研究带边界条件的随机Hamiltonian系统的特征值问题,该问题本质上是一类含参变量的随机两点边值问题.特征值问题在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中都是基本问题,其中微分方程的特征值问题在例如解的稳定性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相对于确定性微分方程特征值问题得到的大量研究,随机微分方程特征值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彭实戈院士于2000年在[25]中利用Riccati方程解的爆破性研究了带两点边值条件的常系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