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西方国家师范教育首开“反思之风”,反思性教学便蓬勃兴起。近几年来,我国也轰轰烈烈地在教育领域刮起了一股“反思之风”,评价一位教师是否优秀,“反思”是其中的指标之一。反思性教学包括反思性学习,教师的教以学生的学为旨归,教是为了学,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同时,新课程改革也为反思性学习提供了契机。本文试着对反思性学习、历史反思性学习的内涵作了初步阐释,在此基础上对历史反思性学习的方法和评价体系作了初步的探讨。如何将反思性学习应用到具体学科,是目前研究的关键所在,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初步建立历史反思性学习的理论体系,并将它应用于高中历史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中。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部分,主要论述历史反思性学习这一论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国内外关于反思性学习的研究概况;研究本论题的现实意义以及本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历史反思性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对元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批判理论等理论进行论述,以及阐述这些理论与历史反思性学习的关系。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反思性学习的涵义及特征,以及历史反思性学习的实现条件,并且将反思性学习和常规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进行比较。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培养历史反思性学习的途径与方法,主要包括:历史反思性学习中的“反思思维”的训练、历史反思性学习中的交流、合作与对话、历史反思性学习中的问题导向学习、历史反思性学习中的概念图的使用、历史反思性学习中的学习档案袋的运用和历史反思性学习与“学后记”的撰写等。第五部分主要论述历史反思性学习的评价体系,它包括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和家长评价等。第六部分论述历史反思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情况,主要以新课改实验区浙江温州龙港高级中学高一学生为例。包括实验的选取对象、过程、方法和结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