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访花昆虫种类及其多样性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7-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于2005~2007年采用系统取样和随机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帽儿山地区3个不同区域(帽儿山、老山、老爷岭)内访花昆虫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在不同群落中,针对不同区域和月份对该地区的访花昆虫种类及数量进行了抽样统计,将调查到的物种进行了编目,并采用Shannon—Wiener信息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等级多样性指数、Simpson集中性指数对区域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优势访花昆虫的访花行为进行了描述。  经初步整理鉴定和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1)帽儿山地区3个不同区域中共获取访花昆虫标本3008号,分别隶属于9目,60科,195属,276种,发现1中国新纪录种。从物种水平上分析: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其它目所占比例很小。  (2)3个不同区域访花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H与均匀度指数E和丰富度指数Ds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与优势度集中性指数λ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反。不同季节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E、丰富度指数Ds的变化规律如下:7月份>6月份>8月份>9月初;而优势度指数λ的变化顺序为:9月初>8月份>6月份>7月份。  (3)在3个区域中,访花昆虫群落的种类和数量组成都有一定的差异,不同区域中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λ的变化顺序为:帽儿山>老山>老爷岭;均匀度指数E、丰富度指数Ds的变化顺序为:帽儿山>老爷岭>老山。  (4)通过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个不同区域的相似性系数差异不是很大,其中帽儿山、老山和老爷岭的相似性都为中等不相似,相似性比较为:帽儿山—老爷岭>帽儿山—老山>老山—老爷岭。3个区域不同季节访花昆虫除六月份—七月份和七月份—八月份相似性为中等不相似,其它季节均为极不相似。  (5)帽儿山开花植物上访花昆虫组成结构中,访花昆虫访问的植物种类一共有29个科,其中蔷薇科植物种类最多,毛茛科和菊科次之。从花的颜色看,访花昆虫主要采访白色、粉色等花朵,访问紫色花的比例比较小。从花序类型看,聚伞花序、总状花序、头状花序所占比重较大。从花冠的形状看,访花昆虫采访的花冠形状以辐射对称为主,漏斗状的则较少。  (6)帽儿山地区访花昆虫群落的访花植物谱中,鞘翅目和双翅目被访植物科的谱带范围最宽,而螳螂目被访植物科的谱带范围最窄。并且在调查中发现长翅目、螳螂目中只有1个种类曾经对1种开花植物访问过。  (7)通过对帽儿山地区访花昆虫的调查,统计数据后确定优势访花昆虫,并对9种访花昆虫进行了访花行为的描述。
其他文献
反思是历史教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步,教学反思有助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找到教学的切入点,提高教学质量,使历史课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复习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时碰到这样一道材料题:  以“19世纪后××××的发展”为主题,从上述表格中选出三个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历史事件,以这四个事件为材料,写一篇小短文。(要求:主题明确;事件选择完整、准确
期刊
本实验通过对秋水仙碱与银杏小孢子叶球全蛋白的光谱影响研究,初步探索秋水仙碱与银杏小孢子叶球蛋白的作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分离游离的秋水仙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的秋水
针对生态监测物联网数据自动获取和采集过程中的应用需求,参考此前研发的相关子系统,分析了其原生的不足之处,用面向对象理念进行了全新设计,使其以多源异构数据自动采汇中间件的形式呈现,被后端的观测数据自动综汇平台调用。该中间件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能够与不同厂商、不同来源的物联网数据采集设备协作,获取实时的多源异构监测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自动汇总存入监测数据库。该中间件运用模块化的软件工程理
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和安邦兴国的根本大计。与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险的特点,表现在劳动保险转变为社会保险;保险对象从单一走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