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设,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购买,没有取得合法产权证的房屋。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度框架下出现的特有现象,也是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新农村建设等大背景下产生的问题。其影射出我国城市房地市场、住房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农民利益保护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近几年来在许多城市城郊地带出现成片开发的态势,发展迅猛,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引起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国政府曾几次发文禁止小产权房,但收效甚微,小产权房问题屡禁不止。基于这样的背景,决定以小产权房问题及对策研究为题开展研究。力图探究小产权房的产生的背景、发展现状,揭示小产权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危害,剖析其产生原因,提出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路径,以期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并运用了土地产权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土地供求理论、弹性理论、博弈论等理论,研究小产权房问题。纵观全文,共涉及到七章研究内容:第1章为绪论,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2章为理论借鉴,首先阐明了本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小产权房与房屋产权,接着阐述了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包括土地产权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土地供求理论、弹性理论、博弈论,概括了各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研究小产权房问题的理论指导。第3章小产权房的产生及发展现状。首先阐述了小产权房产生的背景,其次从小产权房开发建设与其销售及售后服务两方面研究小产权房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对其规模、开发模式、区位状况、建设类型,及其价格状况、销售对象、销售途径和物业配套服务的研究。然后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基本的判断,最后阐述了政府对小产权房的管理现状。第4章小产权房现象带来的主要危害。主要有: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导致耕地减少加剧,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导致土地利用规划失控;扰乱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秩序;危害到小产权房消费者的利益;损害农民的土地权益等。第5章小产权房产生原因的剖析。本文认为小产权房产生的根源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农村土地管理的薄弱、城市房地产价格的虚高、住房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农民新村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基层干部土地寻租的利益驱动等。这些均为小产权房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第6章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路径。首先提出了抑制小产权房发展应采取的对措施及对策;然后又提出了处置现有小产权房的思路。抑制小产权房发展的措施及对策包括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土地利用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健全城市住房保障系统、加强农民新村建设的规划和管理、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违规成本等。文中也探讨了对现有小产权房的处置,首先提出了对现有小产权房的处置应遵循维护法律的权威和政策的连续性、注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力求公平合理等原则,然后,指出了对现有小产权房的处置步骤,最后,分别对符合规划和不符合规划两类现有小产权房的具体处置方式提出了建议。第7章为本研究的结论和讨论,主要是归纳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