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中国住宅建设发展迅速,住宅小区的规划和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有关居住环境的建筑史料入手,对文脉传统的体会和感动,系统地研究居民的生活行为特性,深入探讨居住环境与室外空间的关系,并结合大量的实例进行论述,旨在提高居住小区的人文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邻里关系和人际交往,共同创造出具有传统居住文化“根”的意境。 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简单的阐述论文的选题缘由,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中国古代人的居住环境观以及中西方环境规划方面的比较,我国建国以来的居住区发展状况及对小区规划设计理论的探讨;第三部分主要从居住小区室外环境的内容和构成及小区组团的规划来剖析,结合现代人的心理和需求来探讨城市小区外环境的发展趋势;第四部分提出我国小区室外环境的目标和趋向,剖析深层矛盾,并通过室外环境的各项具体设计来提出相应的策略。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城市居住小区室外空间环境和规划成功的关键在于设计与管理以及使用者的高度结合。“以人为本” 作为一种趋势,因体现了对人的关怀而深入人心。对于居住区物质景观,这里的“人”就是居住区的全体居民,包括不同阶层、性别、年龄的人;既包括正常的人,也包括残障的人。所有这些人相同的或不同的景观要求均应得到足够尊重。中国现代居住环境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既希望吸收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的居住文化,又希望结合我国国情,弘扬传统文化,创新居住区环境设计,开拓美丽、温馨、充满人格力量和人性情感的环境文明,建设具有中国灵魂和民族特性的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