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4年我国第一批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以来,已形成大批包括国家和省、市不同级别的,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要类别的城市开发区。通过开发区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新区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实现了城市地域空间和人口规模的跳跃、持续性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我国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对城市空间增长即城市新区建设如何起作用,开发区如何实现向新区顺利转型,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一个逐渐认识和深化的过程。枣庄市是一个资源枯竭型的城市,加快城市转型任重而道远。枣庄市目前有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枣庄高新技术开发区。枣庄经济开发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发展环境在枣庄乃至全省都比较有代表性。在当前,研究枣庄经济开发区向城市新区转型问题,为当前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城市转型探索新的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规范分析,厘清开发区向城市新区转型研究的理论基础,奠定了全文的分析框架;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枣庄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探讨枣庄经济开发区向城市新区转型的思路和对策,从而为我国省级城市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结合枣庄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枣庄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经济开发区在近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应是在提升本身经济发展功能的同时,积极融入本区域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加强开发区城区功能的开发和建设。除导论外,全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枣庄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现状。从枣庄经济开发区的历史沿革、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开发区进行了总结、分析,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客观支撑。第二部分,分析了枣庄经济开发区向城市新区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开发区向城市新区转型理论的界定,从枣庄经济开发区发展本身阶段要求、枣庄市城市整体空间发展需要两个主要方面提出了开发区向城市新区转型的必要性。从枣庄经济开发区的功能和选址布局为建设成新城区提供了可能、开发区内人口集聚度提高提供必要条件、区内产业基础雄厚提供物质保障、优越的软硬环境提供发展保障、自主创新成果较多提供科技保障、多种政策提供发展机遇六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向城市新区转型的可能性。从而为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对策打下基础。第三部分,提出了枣庄经济开发区向城市新区转型的对策建议。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后,提出了要处理好当前与未来城市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新区与主城的共同发展三组关系问题,并提出了营造促进开发区向城市新区转型的良好氛围、推进开发区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多元化综合性城市功能转变、推动开发区空间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型发展转变和推动开发区从技术园区向人文社区转变四个方面的具体发展建议和对策。这是本文的写作目的和落脚点,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最后是结束语。在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对省级经济开发区向城市新区转型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