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储层特征与地震预测研究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abc135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地震储层预测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重点研究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奥陶系的沉积、储层特征和成因及控制因素、古地貌恢复、裂缝预测和地震储层横向预测等。明确了研究区奥陶系储层为超低基质孔的致密碳酸盐岩,岩溶作用为本区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指出了研究区构造特征:二叠系以下为一巨型向北东倾没的鼻状隆起,二叠系~中三叠统为一北倾的斜坡,上三叠统~侏罗系为多个褶皱组成的平缓构造;奥陶系碳酸盐岩顶面在构造演化过程中,一直表现为西高东低,安8井区一直位于研究区的构造高部位。采用印模法恢复出本区二叠系沉积前的古地貌,划分出岩溶地貌单元,古地貌恢复表明,研究区古地貌总体表现为起伏不大,西高东低,相对高差最大约130米。综合岩性、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古水系及古地貌等特征的分析,预测出研究区岩溶发育的有利区域位于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出露区域和工区中部的中奥陶统灰岩出露区。由于岩溶发育的强烈非均质性,本文采用了波阻抗反演、属性提取、相干分析、裂缝预测等地震方法进一步预测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在地震方法预测的过程中,探讨了滑动时窗法提取子波、旋转相位相干法求取子波相位的方法制作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层位精细标定。二维地震资料预测岩溶型储层的可行性分析表明,常规二维地震资料能够有效地反映溶洞和裂缝特征。采用主曲率法裂缝预测表明,在整个地质历史时期中,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发育的最有利区域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北部和中北部,应力方向主要为北西向和北东向。综合地质、地震方法的预测结果,预测了本区奥陶系的最有利的勘探区块。
其他文献
NASA网站2018年11月8日报道,帕克太阳探测器(PSP)2018年11月5日从距离太阳表面仅1500万英里(约合2414×10^4 km)的近日点飞掠太阳,成为迄今为止最接近太阳的人造物体。此
2015年以来,根据宇宙微波背景(CMB)推算出的哈勃常数与根据传统天文学方法计算出的数值不相符,导致天文学与物理学界发生激烈争论。
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响应研究是当今科学界广为关注的研究课题。论文关注中国南方红土区红土沉积与环境变化研究热点,选择中国南、北方交接地带中亚热带长江中下游气候变化敏感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极化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观察测量功能,是目前最先进、最重要的监测技术之一。极化SAR图像分类是SAR图像处理中重要和困难的任务之一,其目的是将每个像素分类到特定的类别。极化SAR图像分类是理解SAR数据的关键步骤,且已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等多个领域。但由于自然地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极化SAR图像分类仍然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极化SAR图像分类图像处理领域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