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融资租赁是在现代租赁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集融资与融物于一身的复合型交易,是国际市场上资金融通的重要手段和营销方式,也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一种很好的途径.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繁荣,国际融资租赁在世界经济市场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对于国际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为国际经济法学者所关注.由于国际融资租赁涉及的当事人较多,法律关系相对复杂,加之各国法律规定及相关政策不同,导致国际融资租赁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可能面对经济环境、贸易、税收、监管、破产、法律冲突等多重风险.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防范以确保交易安全、实现当事人的经济目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发达国家对于融资租赁的概念、性质、交易形式、当事人权利义务等都有较为详尽的法律规定,同时政府为了保证交易安全、促进融资租赁业务发展亦纷纷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及风险防范措施,这些都值得融资租赁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加以借鉴.中国的融资租赁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国内尚无一部系统完整的旨在保障融资租赁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融资租赁法》,关于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调整散见于《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法律法规中,但这些规定还存在不尽合理之处.作者建议在中国现有法律法规基础之上,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和《国际融资租赁公约》制定《融资租赁法》,以完善中国的立法体系.同时,参照已有的成熟经验,采取政府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以推动中国融资租赁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