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侵入角膜面积大小与人工晶体度数测量偏差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面积大小与人工晶体度数测量偏差的相关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根据排除和纳入标准,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22例翼状胬肉患者(共33只眼)进行前瞻性研究。2.测量每个患者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及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宽度,然后计算出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面积,具体方法为:(1)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mm):运用角规在裂隙灯下测量患者胬肉的头部顶端至角巩膜缘的距离;(2)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宽度(mm):于患者的角巩膜缘处测量患者翼状胬肉颈部端点与另一端点间的长度;(3)计算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面积(mm2):以上测得的长*宽/2=面积。3.行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检查测量垂直和水平K值(D)、前房深度ACD(mm),以及行IOL-Master500检查测量垂直和水平K值(D)、前房深度ACD(mm)、眼轴 AL(mm)。4.分组上首先按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分为a、b、c三组,分别是: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2 mm为a组共12只眼、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为2 mm-5 mm为b组共16只眼、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5 mm为c组共5只眼;然后按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宽度划分成①、②、③三组:①组共9只眼(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宽度≤4 mm)、②组18只眼(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宽度为4 mm-6 mm)、③组6只眼(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宽度>6 mm);最后按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面积大小分为Ⅰ、Ⅱ、Ⅲ、Ⅳ四组:组Ⅰ共5只眼(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面积≤5 mm2)、组Ⅱ共6只眼(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面积为5mm2-10mm2)、组Ⅲ共14只眼(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面积为10mm2-15mm2)、组Ⅳ共8只眼(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面积>15 mm2)。收集整理各组测得的垂直和水平K值(D)、前房深度ACD(mm)、眼轴AL(mm)。5.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比较长度组abc之间、宽度组①②③之间、面积组Ⅰ Ⅱ ⅢⅣ之间各项数据(垂直和水平K值、前房深度ACD、眼轴AL)的差异性,分析其与人工晶体测量偏差的相关性。具体如下:数据均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处理,后采用SPSS 20.0软件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以上分得的各组(长度组1 2 3、宽度组①②③、面积组Ⅰ Ⅱ Ⅲ Ⅳ)以IOL-Master500和OrbscanⅡ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及统计分析。各组(组1 2 3、组①②③、组Ⅰ Ⅱ Ⅲ)以IOL-Master500和OrbscanⅡ所测得的数据表示方式为均值表达法(x±s),对于组间数据均值的差异检验运用F检验,即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另外同时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比较OrbscanⅡ与IOL-Master500测得的所有患者的角膜水平K值、垂直K值及前房深度数据的平均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随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宽度增加,当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2 mm及宽度≤4 mm时,IOL-Master500测得的水平K1值最大;当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为2mm-5mm及宽度为4 mm-6 mm时,IOL-Master500测得的水平K1值最小。当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5 mm及宽度>6 mm时,IOL-Master500测得的前房深度(ACD)数值最大;当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为2mm-5mm及宽度为4 mm-6 mm时,IOL-Master500测得的前房深度(ACD)数值最小。上述各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中还发现IOL-Master500测得的前房深度(ACD)数值较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大,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并有翼状胬肉的白内障的患者,当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2mm或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宽度≤4mm时,行白内障术前,可行IOL-Master和角膜地形图测量患者角膜曲率(重点关注患者水平角膜曲率K值),以求更准确计算人工晶体度数。若翼状胬肉进一步发展(侵入角膜的翼状胬肉长度>2mm或侵入角膜的翼状胬肉宽度>4mm),则可先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约1月待角膜上皮修复稳定后再测算人工晶体度数,且在测算人工晶体度数时可以IOL-Master500测算数据为准。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细胞免疫反应中的主力军,可以特异性识别并杀伤感染、损伤或功能异常的细胞,包括肿瘤细胞。但在肿瘤微环境中,抗原持续存在,CD8+T淋巴细胞不能持续发挥肿瘤杀伤作用,而是分化成耗竭性T淋巴细胞,导致促炎性因子分泌降低,表面抑制性受体表达升高,从而失去其杀伤功能。已有研究报道称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能直接或间接
背景与目的免疫球蛋白G4(Immunoglobulin G4,IgG4)是人类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G,IgG)中比较特殊的一个亚型,IgG4与IgG类型抗体可以进行Fab臂交换(Fab arm exchange,FAE),形成双抗原表位结合抗体,它还能与其它固定的IgG通过Fc-Fc反应结合,从而减弱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IgG4是一种抑制性抗体,能封闭其他类型IgG。在肿瘤
研究目的采用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exosomes,hucMSC-EXO)作用巨噬细胞,研究hucMSC-EXO对巨噬细胞免疫调控和自噬功能的影响。实验方法1.联合超滤法和超速离心法分离纯化hucMSC-EXO并鉴定(1)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外泌体CD9、CD81、Ts
研究目的:期刊出版时滞是一个常见问题,影响知识的传播速度和研究人员获得知识产权的优先权。本课题研究近20年来国际眼科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出版时滞,探讨其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出版时滞与2年影响因子和5年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在杂志网页和Pub Med Data获取2019年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收录的眼科期刊在2000-2020年间所有论文发表信息
研究背景:肠道菌群在人体生理和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肠道菌群失调是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常见特征,目前在包括人类和小鼠身上的部分研究已经证实了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存在多样性减少和基因丰度降低,然而其中发生机制和因果关系仍未阐明。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一种新的疾病防治手段,在治疗艰难梭菌感染上取得的成
研究背景:肝脏是凝血系统最重要的器官,肝脏发生严重病变时,凝血和抗凝物质合成减少、肝功能衰竭、门脉高压、血小板减少等均可导致人体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或血栓风险增加。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常用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估和分级的标准。然而这些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血栓弹力图(T
目的:目前与APL的治疗疗效是否有相关性的许多因素尚未被证实,本文对药物等可能影响APL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并以期构建一个可以预测影响APL疗效的相关因素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9年在甲医院及乙医院初诊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01例的临床资料,以APL患者的改善情况作为疗效评价标准,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多种统计方法构建预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效果的模型,并且对构建
研究目的通过对比不同麻醉方案下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后的康复情况,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围麻醉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行唇腭裂修复术的患儿200例,年龄6个月~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传统方法(conservative treatment surgery,CTS)组,术前优化处理(preoperative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三种不同角膜曲率来源对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患者二期人工晶状体(IOL)计算的影响。方法:对239例角膜穿通伤患者的临床回顾性研究。我们记录了人口统计学资料、角膜损伤的详细信息、外伤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时间间隔、角膜缝线拆除前以及末次随访时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UCVA/BCVA)、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相关信息、随访时间、预留屈光度和最终屈光度等资料。根据人工
背景和目的:胶质瘤来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室管膜细胞肿瘤、髓母细胞瘤及其它来源的胶质瘤。现已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最高发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胶质瘤分为四级,将WHOI、Ⅱ级的胶质瘤归为低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归为高级别胶质瘤,约占颅内肿瘤的60%,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15个月左右。在临床治疗上,主要采用传统手术切除+术